经观新科技
“苹果、京东、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总是紧跟时代潮流,引领行业发展。创新药也一样,正在逐渐产生同样的明星龙头企业” 北京生命园创投基金合伙人薛园说,“生物医药领域正在出现“Deepseek时刻”,我国已经涌现出了像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一批优秀医药公司,它们现在已经逐渐走在了源头创新的阶段,凸现着令全球瞩目的爆发力。”
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趋势的洞察,源于她十余年在跨国药企工作的丰富履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5年的深厚积淀,以及扎根产业一线的投资实践。
洞察产业跃迁:中国生物医药的“三级跳”
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薛园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变革,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仿制(copying Innovation)阶段(2015年以前):早期中国药企主要模仿国外原研药品,如同昔日家电、手机模仿日德品牌,“质量稍差但价格便宜”。
跟随式创新(Follow-on Innovation)阶段(2015年—2025年):在积累经验后,中国企业开始目标“同类最优”(Best-in-class),在头对头的临床试验中击败海外产品,出现一大批me too新药公司。
源头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阶段(2025年后):“今后,像炎明生物这样的公司在某一领域从源头上进行颠覆式的原始创新,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薛园说,因为他们在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方面做的都是全世界首个,是真正的颠覆式原始创新。
薛园分析,中国生物医药走向国际领先的源头创新水平,得益于三个重要环节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机制突破,临床医学验证优效,以及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市场,这其中的核心便是科学研究,在此过程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具有深刻的体会和巨大的推动力,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到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昌平实验室等新型研究机构,到研究型临床医院,形成的数万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产业进步中星光闪烁。
在各方努力下,中国创新药正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8月17日,西普会大会主席吴瀚发布的《元动力重构:在变革中定义未来》报告预测,中国已跻身全球创新药“两极”,原研药覆盖754靶点,TOP20靶点管线全球占比超50%,预计至203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占全球15%)。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8月22日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
打造有温度的生物医药“田间地头”基金
作为北京生命园创投基金合伙人,薛园和她的团队践行着“发现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创造真实社会价值”的愿景。该基金是国内领先的具有产业园区背景的创投基金,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的丰富资源,专注于北京市科研院所、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投资于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生命信息技术等高成长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
生命园创投基金的独特优势在于其深厚的产业根基。发源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基金天然具备产业集聚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条,背靠北京顶尖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动能和人才储备,构建起一个活跃的产业生态圈。
“在园区里,生物医药从业者的交流很便捷,而且对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产业有共同的认知。园区具备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研发合成CRO服务一条龙,这样浓厚的产业环境,对于早期VC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项目宝藏,即使对比波士顿、硅谷也毫不逊色”薛园描述道。
与大多数基金不同,正是在这样扎根科研“田间地头”的一线环境中,生命园创投基金得以敏锐地“发现项目,看见项目,投资项目,赋能项目,最后与项目共赢。”
薛园拥有清华大学化学学士、生物化工硕士及MBA学位。她曾供职于辉瑞、诺和诺德、灵北制药等全球医药巨头,在新产品策划、研发、战略和业务发展部门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段经历让她可以精准把握行业脉搏,薛园说:“我们的使命就是找到最领先的,最具有颠覆性创新的,能够满足真实医疗需求和实现社会价值的优质项目。”近年来,她参与投资了炎明生物、维泰瑞隆、分子之心、健达九州、华毅乐健等一批创新药企,如今这些企业都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长期陪伴科学家和创业者的“铸剑人”
正如美国生物科技的崛起离不开华尔街,中国发展生物医药,也离不开资本的加持。
薛园深知,长周期、高投入的生物医药研发离不开资本的持续支持,她强调,生命园创投基金绝非传统的“财务投资”,而是立志成为“有温度的合伙人”,做科学家们共同的“铸剑人”,不光“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助力科学家实现成果转化梦想,同时助推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革新。
“我们深感创业不易,自始至终作为最懂科学家的投资人,建立了专业高效和完整的团队,全程保驾护航,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系列从最初项目转化落地,团队搭建,建立财务法务制度体系,产品开发业务规划,链接产业资源,融资BD等支持,生活方面也在园区管委会及生命园公司的支持下帮助科学家处理生活相关难处,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物理距离很近,心理距离也很近”薛园说。
面对资本市场的起伏冷暖,薛园和生命园创投基金展现出了难得的定力。
“十年磨一剑,科学家服务孵化的使命,从基金设立以来,投资的理念和初心,一直都没有变过。我们坚信,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最终还是要服从第一性原理,就是在真实的医疗场景里解决医疗需求,让患者可以得到临床获益。未来我们会持续聚焦在生物医药这个领域,坚持做创业者长期陪伴的铸剑人,一直做下去,见证万亿医药市场与产业腾飞交相呼应,持续爆发。”薛园说。(文/李强 实习生 杨婷婷)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