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金融数据传递了哪些信号?

4月金融数据传递了哪些信号?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两项增速均较上月明显加快。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仍超过8%。

在外贸承压、化债置换与居民降杠杆共同制约信贷扩张的情况下,政府债券放量支撑社融回暖。总体来看,金融总量增长既“稳”又“实”,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信贷为何回落?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2800 亿元,同比少增 4500 亿元,信贷增速 7.2% ,环比回落 0.2 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4月信贷数据受到短期和中长期多重因素扰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4月为传统信贷小月,在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后,新增贷款规模环比会出现较明显回落;其次,进入4月,全球经贸摩擦加大,内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对市场预期和出口增长形成扰动,外贸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及居民相关信用扩张节奏放缓;第三,去年以来,地方化债进程不断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增速表现。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4月,累计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约3.6万亿元,对应置换的贷款约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新增信贷规模低于预期、也低于季节性,结构也有恶化、尤其是居民端表现偏弱。”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居民短贷连续2个月同比少增,指向居民消费可能边际转弱,中长贷再度转负,与同期房地产销售走弱表现一致;企业短期融资冲高后回落,短贷、票据融资均少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可能与特殊再融资债偿还推进有关。

具体来看,4月企业短期贷款减少4800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可能与3月冲量后回落有关;票据融资增加8341亿元,同比少增40亿元。熊园认为,企业短期融资冲高后回落,短贷、票据融资同时少增,中长期贷款也出现了同比少增,这可能与特殊再融资债偿还推进有关。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表示,从政府融资前置到政府支出加快,再到拉动私人部门信用扩张的循环尚未建立,宽信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

张迪认为,在价格水平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部分被稀释,政策性金融工具和PSL有望在二季度适时推出协同发力,这将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实现宽信用。

关注存款向投资搬家

央行公布的另外一项金融数据,同样引起关注。

4月M2同比增长8.0%,较3月上升1.0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5%,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2.0%,较3月上升0.5个百分点。2025年4月活期存款(M1-M0)环比下降4.40%,定期存款(M2-M1)环比上升1.63%。

中银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4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7708亿元,是影响M0同比增速上行的主要因素,但M1同比增速较3月小幅下降,M2同比增速较3月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流动性仍延续年初以来略紧张的格局,另一方面要关注的是,否会出现活期存款定期化的倾向。

朱启兵进一步指出,存款向投资搬家的情况也需要关注。4月存款少增44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少增1.39万亿元,企业存款少增1.33万亿元,财政存款多增3710亿元,非银存款多增1.57万亿元;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此各存款分项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多增。

朱启兵建议关注两方面数据,一是4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较去年同期多增1.07万亿元,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多增2729亿元,表明财政支出力度较大,二是居民存款少增与非银存款大幅多增并行,关注存款向投资搬家的情况。

在贷款增速下行的背景下,M2增速快速上行,张迪分析,上行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同期“挤水分”形成的低基数;二是存款流向理财同比明显减少。

在4月的金融数据中,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变化是,政府债券仍是社融的主要支撑项。4月社会融资规模(社融)新增11591亿元,同比多增12249亿元,存量增速回升至8.7%。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增加10666亿元至9279亿元,成为社融的核心支撑力量。

“政府债券是主要支撑项目,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10666亿元至9279亿元,今年的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也带动信贷需求的回升,在政府债务限额既定的情况下,前置的发行节奏可能对应下半年政府债发行缩量,关注后续增量政策。剔除政府债之后的非政府债券社融增速同比增长6.0%,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说。

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杨业伟认为,当前信贷和货币仍在筑底,在物价持续筑底的情况下,私人部门融资需求的扩张,仍需广谱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尽管关税冲击迎来阶段性的缓和,但基本面的压力或仍未完全解除,未来宽松可能会持续,5月的降准、降息落地,货币先行也体现了对宏观经济的重视,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可能会持续。

温彬表示,政策正着力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并强化科技创新等金融支持,在此过程中,银行机构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并通过“聚焦重点、有进有退”,促进信贷结构进一步提质增效。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4月金融数据传递了哪些信号?

李晓丹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813.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2:11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2:12

相关推荐

  • 住房城乡建设部:多管齐下 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政策速递 经济观察网讯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4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调研组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调研组要求,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

    2025年7月5日
    600
  • 金融头条|高息揽投资人入局 金钥匙集团爆雷调查

    2025年4月中旬,广东省金钥匙控股集团(下称“金钥匙集团”)董事长林春浩在公司微信群发出一封致辞信和一份财务数据图表。投资人称,林春浩在这封信中称自己投资失败,“当大家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已经在英国的土地上了。” 当金钥匙集团的投资人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感叹自己的钱大概率将会“打水漂”了。 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金钥匙集团的投资人主要分布在深圳…

    2025年5月1日
    1700
  • 人工智能+金融探索新进展:理财AI蚂小财新版升级,实现“哪里不会按哪里”

    我国“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大模型技术在金融等垂直产业的应用持续落地。6月23日,蚂蚁集团方面传来新进展:旗下AI理财助理“蚂小财”在蚂蚁集团自研大模型的基础上,新增接入推理大模型,并对其进行金融领域的模型增强,实现了从产品功能、沟通表达到交互体验的全面升级,在理财专业力、严谨性和逻辑推理上超越通用大模型。 基于底层模型能力的跃升,“蚂小财”近期更新新版…

    2025年6月23日
    1500
  • 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传统互联网丨小白商业观

    陈白丨文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重做一遍。到了2025年,chatbot成为白领工作标配、智能体(AI Agent)重构工作流,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是,人工智能正在把传统互联网重做一遍。 从财报里可以看到变化的发生。作为传统互联网社区的代表,知乎对AI到来的感受可能最为直接。5月27日,在线问答社区知乎(NYSE:ZH/02390.HK)披…

    2025年5月29日
    1800
  • 机器人概念股赴港IPO 机械细分龙头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A股领军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刮到机器人概念股,作为机械细分行业的两家头部公司亦参与其中,他们在稳固原主业基础上,积极打造新主业,拟通过H股IPO进一步巩固实力,拓展机器人产业链。 吴新竹/文 6月19日,兆威机电(003021.SZ)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资料,希望通过H股上市打造国际化品牌,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 无独有偶,卧…

    2025年7月4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