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逆势而上 贸易强国建设取得成效

“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发展取得了“大”“强”“韧”的亮眼成绩。我国货物贸易量稳居全球第一,出口经受住了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多重挑战,逆势实现较好增长,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明显提升。

廖宗魁/文

“十四五”已经步入收官阶段,回顾过去四年半,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7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道:“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总的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证券市场周刊》推出的《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栏目,将陆续盘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本文则主要聚焦对外贸易的发展。

贸易发展:“大”“强”“韧”

“十四五”期间外贸受到的冲击和承受的压力确实不小,既有疫情的冲击,也有国际经贸摩擦增加的影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7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用 “风高浪急”来形容过去几年外贸经受的诸多挑战。

但是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多次果断出台稳外贸政策,各方齐心协力,外贸实现逆势增长,贸易强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对此,王文涛用“大”“强”“韧”概括了“十四五”期间外贸取得的亮眼成绩。

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逆势而上  贸易强国建设取得成效

第一是“大”,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在货物贸易方面,其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2024年更是达到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从货物贸易出口看,2024年中国出口超过3.5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38%,平均年化增长达到8.4%,要明显高于“十三五”期间平均年化2.6%的增长。从货物贸易顺差看,2024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9926亿美元,较2020年大幅增长了89.4%,为期间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从货物贸易进口看,202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3%,仅略低于美国的13.6%,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在服务贸易方面,2024年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十四五”期间,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都有较快的增长,2024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为4459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58.9%;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105.6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92%。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要明显快于货物贸易。

第二是“强”,贸易的“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了18.2%。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服务贸易创新提升,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数字贸易创新发展,2024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

第三是“韧”,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一方面,通过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这种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出口结构,增强了外贸抵御冲击的能力。东盟已经连续5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50%。此外,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

上半年,面对美方滥施关税的冲击,对美出口面临了较大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了9.9%,但得益于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长,上半年整体出口仍保持了7.2%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借助产业链的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也增加了外贸的韧劲,这在疫情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疫情冲击初期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各国生产受到较大冲击,而中国借助强大的产业恢复优势和竞争力,出口份额明显提升。2020 年和 2021 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分别为 14.7%和 14.9%,比疫情前大幅提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

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逆势而上  贸易强国建设取得成效

王文涛指出,“外贸企业有非常强大的韧性,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加快产品转型升级,特别是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努力开辟新市场、新渠道,而且创新了很多新模式。我国外贸产供链更趋完备、灵活和高效,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也更强,可以说底气更足。”

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十四五”期间,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王文涛指出,我们将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推出了一批标志性、开创性的举措,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示范性的成果。

“十四五”期间,中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2024年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9.6%和24.3%,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更加强劲。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在上海等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CPTPP和DEPA这些高标准的经贸规则,累计推出了两批共110余项试点措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进加入CPTPP、DEPA进程。2024年中国与自贸伙伴(含港澳台)货物贸易占比达到了43%。

此外,引进外资规模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截至到2025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了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同时,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以及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且利用外资的质量大幅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4.6%,较2020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证券市场周刊,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4954.html

(0)
证券市场周刊的头像证券市场周刊
上一篇 2025年8月10日 下午8:48
下一篇 2025年8月10日 下午8:49

相关推荐

  • 解析理财金字塔的“底层基石”: 保险缘何成为大众热门选择?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一场力度空前的存款利率调降潮,席卷了几乎整个市场。自2022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历多次调降。5月的这一轮降息,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商业银行的“第七轮”主动调整。本轮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告别“1时期”,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剪刀差则进一步加大。 降息周期让国内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管理观念,而保险这一因能提供风险…

    2025年6月30日
    2200
  •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理事长赵国栋:教育困境与心理问题的时代之痛

    心阶讲堂 参与《心阶讲堂》首期录制的嘉宾,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理事长、新三智集团联合创始人赵国栋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据曙中的社会实践的报告表示,他在春节期间跑了一个高中调研,发现8%的孩子是吃了(抗抑郁)药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比例占了8%,做心理咨询的孩子占了26%,这是多么大的比例。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2025年5月17日
    4600
  • 用8年时间 以“三线并举”,长安汽车重塑行业新格局

    2025年上半年,135.5万辆的销量让长安汽车创下近8年新高。这个数字足以让行业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相当于每天有7500辆长安汽车驶向全球,每11秒就有一位车主选择这个品牌。 但更令人好奇的是,在新能源价格战白热化、外资品牌加速反扑的当下,在行业皆认为国央企的活力不如民企时,长安汽车凭什么逆势狂奔? 答案藏在三组更惊人的数字里:新能源卖了45万辆,同比暴…

    2025年7月7日
    1600
  • 贸易战并不是影响市场的决定因素

    对于市场来说,贸易战或者关税战等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企业盈利的增长,才是股市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比较2018年和当下,目前估值不高,企业盈利前景正在逐步明朗,当前市场抗风险能力强于2018年。 本刊特约 林飞/文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第二个任期,以“美国优先”为旗号,通过一系列的行政命令和政策调整,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此举逐步升级…

    2025年4月29日
    4400
  • 苹果发布二季度财报 大中华区收入下滑

    苹果发布二季度财报,图为苹果门店(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讯 日前,苹果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二财季(截至今年3月底)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 按照产品线划分,iPhone依旧是本季度营收第一来源,该产品线收入468.4亿美元,同比增长2%,占总营收的4…

    2025年5月12日
    3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