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脑机接口新突破:渐冻症患者的“声音复活术”

据报道,6月9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的一则案例引发全球关注: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通过与人工智能公司xAI的技术融合,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布拉德福德·史密斯重新“开口说话”。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重大进展,更揭示了AI与神经科学深度融合带来的革命性潜力。

AI语音复现

史密斯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失去行动和语言能力后,选择植入Neuralink研发的脑机接口装置。该装置呈圆柱形,体积仅相当于五枚硬币叠放,通过植入大脑运动皮层的极细电极丝捕捉神经信号,并经蓝牙传输至计算机。与早期设备不同,此次技术迭代的核心在于引入xAI的人工智能应用Grok,结合史密斯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该模型能实时补全患者意图表达的语句,并以其本声还原语音,实现“意念对话”。

这一突破背后,是Neuralink在硬件与算法上的双重升级。硬件方面,第二代设备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植入机器人R1实现10分钟微米级精准操作,大幅减少脑组织损伤;算法层面,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的神经解码器将校准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5分钟,未来目标“即插即用”。此外,Neuralink与xAI的合作首次将AI大模型应用于语音重建,解决了传统脑机接口仅能输出文字或合成语音的局限。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加速

Neuralink的成果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3月,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十大创新成果”,其中“北脑一号”半侵入式无线脑机系统完成国际首批人体植入,针对渐冻症失语患者实现中文语言解码;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的“三合一”颅骨植入设备,通过4小时微创手术植入直径1毫米的柔性电极,术后24小时患者即可恢复腿部运动。

技术路径的分化与融合成为趋势。侵入式技术以Neuralink为代表,追求高精度信号采集,但面临长期稳定性与伦理争议;半侵入式技术如“北脑一号”则平衡了信号质量与手术风险,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方向;非侵入式技术则凭借安全性优势,在康复训练领域快速普及,例如臻泰智能的脑控智能康复机器人已在全国百余家三甲医院落地。

AI的赋能进一步加速了技术迭代。上海零唯一思的脑电大模型LaBraM通过神经频谱预测器,在情绪识别等任务中性能远超传统深度学习模型;深圳中科华意的无创闭环时域干涉深部电刺激系统,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与AI算法,实现深部脑区无创精准调控。这些突破表明,脑机接口正从“信号解码”向“智能交互”跃迁。

医疗突破与伦理挑战并存

对于渐冻症、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而言,脑机接口技术重新定义了康复的可能性。史密斯不仅能通过意念操控电脑完成视频剪辑,还能借助AI语音与家人交流;北京天坛医院的患者通过“北脑一号”实现意念控制运动,术后首次说出“我要喝水”。这些案例背后,是脑机接口技术对神经功能替代的颠覆性创新。

然而,技术狂飙也引发伦理争议。脑数据隐私风险、技术垄断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长期信号衰减与生物相容性问题仍待解决。例如,Neuralink首位患者曾因85%电极脱落导致性能波动,后经算法动态调整恢复。此外,AI语音重建技术可能被滥用,例如伪造他人声音进行诈骗。

政策层面,全球正加速构建监管框架。中国将脑机接口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国家医保局首次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立独立收费项目;美国FDA则通过“突破性设备”认证加速技术审批,但要求企业提交长期安全性数据。

Neuralink的案例揭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双重使命:短期聚焦瘫痪患者的“数字自由”,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人机共生。马斯克曾表示,团队目标是让患者交流速度超越快速打字员,未来或将探索脑信号与Optimus机器人的直接交互。

技术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脑机接口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结合,可能催生“思维操控”的沉浸式体验;与智能家居的联动,则让用户仅凭意念即可调节室温、操控家电。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脑机接口可能重塑人类认知模式——当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交互时,人类的记忆、学习甚至意识本身或将被重新定义。

正如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所言:“脑机接口不仅是医疗领域的‘修复工具’,更是人类增强能力的‘新器官’。”在这场人机交互的革命中,技术突破与伦理审慎的平衡,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命题。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8364.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9日 下午4:29
下一篇 2025年6月9日 下午4:29

相关推荐

  • 红利主题与量化选股如何1+1>2?招商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值得关注

    低利率时代,如何提升投资体验?红利资产或许是权益资产中值得关注的一类。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一年的股息率为6.26%,处于十年多以来的91.38%分位数,处于较高百分位区间。红利主题企业凭借过往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分红,具备较强吸引力。 如何更好地精选红利主题个股?主动量化选股策略同样值得关注。据悉,招商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基金(A…

    2025年5月20日
    2100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方忠、戴希、丁洪、卢志远获奖

    经观财经热点 经济观察网 实习生 张跃然/文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的贡献获得“数学与计…

    2025年8月6日
    1000
  • 2025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中海物业等头部物企亮相

    物企online 7月2日,2025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启幕,主题为“提升服务质量 营造和谐场景”。 物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参展。开幕式上,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王志宏在致辞中表示,在青岛举办本届博览会,既是对行业发展成就的全景展示,向“创建中国特色物业管理体制”初心使命提交行业答卷,更是贯…

    2025年7月5日
    1000
  • 莫奈 “假名” 睡莲的艺术迷思与真相

    艺术冷知识 在艺术史上,克劳德・莫奈的《睡莲:红色和谐》曾上演一场身份错位的奇妙插曲。这幅作品一度被误认作马列维奇的抽象画,直到 20 世纪末,才借由科学分析与手稿比对,揭开其真实身份。这场误会,不仅为画作添上传奇色彩,更让我们得以窥见莫奈晚期艺术探索的独特风貌。​ 马列维奇是至上主义代表,其作品以几何图形与单一色块构建抽象美学;莫奈作为印象派巨匠,早期如《…

    2025年5月27日
    2500
  • 屹唐股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晶圆加工设备厂商 三大产品线全面领先

    7月8日,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股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此前,屹唐股份(688729.SH)以 8.45元/股启动科创板IPO申购,预计募集资金约24.97亿元,将用于研发制造中心建设和高端装备研发。作为全球少数能同时提供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干法刻蚀三类核心设备的厂商,屹唐股份在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占率稳居前列,其技术稀…

    2025年7月8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