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

经过连续九周的阴跌,碳酸锂期货价格正在迎来曙光。

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数据显示,2025年6月6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上涨0.23%,以60440元/吨报收,单周(6月3日至6月6日,下同)涨幅约1.07%。这是近两个月以来该品种周K线图的首次收阳。

但现货市场似乎仍无见底迹象。根据万得数据,碳酸锂(99.50%电,国产,下同)6月6日报60180元/吨,单周下跌了500元/吨,再度刷新2021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

“虽然当前6万元/吨的价格已经跌破部分锂矿的成本区,但由于盐湖提锂和澳洲矿等因素导致行业边际成本不断下滑,所以不排除碳酸锂价格后市仍将继续向下寻底的可能。”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郭晓林在6月6日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指出,除非能够出现高成本产能批量停产的情况,否则碳酸锂价格短期内仍难以真正筑底。

从每吨57万元跌到每吨6万元

碳酸锂是新能源车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其具体的产业链流程可简单概括为锂矿——锂精矿——锂盐——动力电池——新能源车;其中,锂盐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目前主流产品为碳酸锂。

受益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大爆发,碳酸锂价格从2020年7月份的约4万元/吨起步,一路涨至2022年11月的约57万元/吨,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涨幅超过13倍。

但从2022年11月份开始,碳酸锂价格急转直下,经过两轮断崖式下挫后,于2025年6月份跌至6万元/吨附近,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跌幅接近90%,与高峰时的57万元/吨相比,跌得只剩零头。

涨了两年半,又跌了两年半,碳酸锂价格在过去5年里的疯狂过山车表现,亦使得一众锂矿上市公司的业绩大起大落。以该板块的龙头品种天齐锂业(002466.SZ)为例,该公司2020年至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4亿元、20.79亿元、241.25亿元、72.98亿元、-79.05亿元,一个周期轮回,重入亏损困境,且亏损程度较此前大幅扩大。

在这5年里,新能源车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根据万得数据,中国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从2020年初的381万辆增长至2024年底的3140万辆,维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中国碳酸锂表观消费量2023年为66.7万吨,2024年为93.3万吨,即使踏入2025年,其需求增长仍没止步,2025年3月碳酸锂表观消费量为9.66万吨,环比增长28.20%。

图表1:碳酸锂价格与新能源车保有量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对此,有市场人士指出,碳酸锂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下跌使得车企有了降价的空间;而车价的下跌则会有效刺激销量,反过来提振对碳酸锂的需求,从而形成正反馈效应。但问题是,为何在需求依旧增长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在这两年半时间里却出现了崩跌?

“主要的原因是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出现了逆转。”郭晓林向记者表示,50万元/吨左右的碳酸锂价格对于行业来说已进入高盈利区间,丰厚回报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行业从2023年开始供给增速远远大于需求增速,从而引起了价格的大幅度下跌。

“到目前为止,这种因资本涌入导致的产能过剩状态依旧存在。”他强调称。

上市公司锂矿产能继续扩张

资本大量涌入碳酸锂领域这一点,可以从二级市场上锂矿概念股的数量大幅增长得到印证。行情软件数据显示,在2020年以前,锂矿概念股仅十几家,但现在已经增至45家,其中不乏跨界转型而来。

比如永兴材料(002756.SZ),其原先主营不锈钢业务,虽然于2017年便提出了布局锂电的口号,但在2019年年报仍没见其锂盐产品贡献收入,可到了2022年年报,其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0%。

同样在2017年决定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藏格矿业(000408.SZ),在2020年其碳酸锂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3%左右;而到了2024年,其碳酸锂产品的营收占比已超过30%,成为锂矿概念股的明星标的。

五矿证券分析师张斯恺对当前的锂矿行业进行了梳理,从一众锂矿股中挑选了包括天齐锂业、盐湖股份(000792.SH)、永兴材料、藏格矿业等在内的12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生产成本来看,盐湖类企业在4万元/吨附近,非洲矿类企业约为6万元/吨至7万元/吨,江西云母矿类企业约为5万元/吨至8万元/吨;虽然2024年锂价已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但企业的生产意愿仍然较强,全年中国锂盐产量超预期增长,且上市公司增长速度快于非上市公司;进入2025年,随着锂价的进一步下跌,半数以上的A股锂公司将面临盈利压力。

但面对近期持续下跌的锂价,相关上市公司并未停止其在锂矿领域的扩张步伐。2025年6月4日,盐湖股份在其微信公众号宣称,旗下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将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入试生产阶段。在此之前,盐湖股份的碳酸锂年生产能力仅为4万吨,若这一项目建成,将使其年产能翻番达到8万吨。

在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跌进成本区附近且看不到明确止跌的大背景下,盐湖股份为何要如此大规模扩张产能规模?对此,该公司董秘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表示,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成本在全行业中具备明显的优势。

“我们属于盐湖提锂路线,公司所在的察尔汗盐湖锂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我们对卤水资源是循环使用的(先提碱再提锂),这样下来,成本能很好地控制在4万元/吨以内,现在大概能达到3.50万元/吨左右。这样的成本,放眼整个锂行业,都是极具优势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新建的项目今年计划释放3000吨左右的产能;后续随着工艺的日渐成熟,明年释放全部产能不会有什么阻碍。

此外,近期正积极挺进锂矿领域的紫金矿业(601899.SH),在2024年当量碳酸锂产量为零的背景下,明确表示要在2025年形成4万吨当量碳酸锂产能。随后在2025年5月6日,紫金矿业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了对藏格矿业控股权的收购,共耗资137.29亿元。公告指出,此次股权收购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吸收藏格矿业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提锂技术,促进紫金矿业“两湖两矿”锂项目的开发。

公开信息显示,藏格矿业在2024年通过持续推进工艺创新与优化,使锂盐产品的成本降至4.10万元/吨;而“两湖两矿”指的是紫金矿业旗下的阿根廷3Q盐湖锂矿、拉果错盐湖锂矿、湖南湘源硬岩锂矿和刚果(金)马诺诺锂矿,其中前三个矿均规划在2025年进行投产。

离真正的市场大底还有多远

自碳酸锂期货于2023年7月份在广期所挂牌上市后,其价格走向不但受业内人士重视,更受广大投资者关注。尤其是在跌破10万元/吨后,基本上每跌破一个整数关口,市场都会传出“碳酸锂见底了吗”的声音。这一次逼近6万元/吨整数关口,当然也不例外。

“锂价自2022年高点以来逐步回归理性,在供给逐步释放和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锂价逐步寻底,目前已接近上一轮低点。”2025年6月3日,浙商证券分析师沈皓俊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锂行业经过三年多调整,已进入“底部”区间。

当天,碳酸锂主力合约最低跌至58600元/吨后出现反弹,至6月6日收盘于60440元/吨,重新收复6万元大关。周K线图上,碳酸锂主力合约自3月31日开始连跌了九周后,终于首度收阳,这是见到真正大底的迹象吗?

对此,郭晓林并不乐观。他向记者表示,碳酸锂的需求主要受到电动车销售和储能需求的双重影响,从未来一年来看,增长趋势本应较为确定,但不能忽视的是,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锂的需求带来不确定性,因为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美国的占比较高。

供给方面,郭晓林认为,虽然多数的辉石矿(非洲)及锂云母矿(江西)已陷入亏损,但在当前6万元/吨左右的价格下,盐湖及低成本辉石矿(澳洲)依然具有成本优势;因此,行业供给虽然或会大幅度放缓,但整体看来碳酸锂仍然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

“碳酸锂在6万元/吨的价格下,仍然有继续向下寻底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澳洲矿价格出现松动,行业边际成本不断下滑,同时高成本产能不愿意停产减产,导致供给持续平稳释放。”郭晓林说。

但他同时也提醒记者注意,当前高成本的云母矿和非洲辉石锂矿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存在批量停产的可能性;如果这些高成本产能真的能够停产,那么碳酸锂才有可能在6万元/吨附近形成短期支撑。

对于碳酸锂短期能否在6万元/吨附近企稳反弹,上市公司方面同样不太乐观。天齐锂业董秘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表示,影响碳酸锂价格能否筑底企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供需格局;目前来说,市场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仍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尤其是行业的库存正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碳酸锂经过了这么一个周期,它的价格什么时候能够重新起来,短期内确实不太好说。但是对于碳酸锂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我们是一直坚定看好的。”上述工作人员强调称。

(作者 邹永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邹永勤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8264.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8日 下午3:47
下一篇 2025年6月8日 下午3:47

相关推荐

  •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7月15日起施行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中国网信网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

    2025年5月24日
    6200
  • 天弘基金解析创新药狂飙真相:是泡沫狂欢,还是星辰大海?

    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一路“狂飙”,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截至6月13日,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近1年大涨21.99%,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涨幅更是高达41.51%。创新药ETF等相关基金也水涨船高,业绩表现十分亮眼。(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这一轮创新药行情为何爆发?是泡沫的狂欢,还是星辰大海的起点?有哪些因素在背后推动?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

    2025年6月17日
    2300
  • 华南整装巨头落幕:靓家居何以走到经营终点?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大家都觉得非常突然,一下子都变成了前员工了。”多位靓家居的员工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近日,家装行业中被誉为“整装校长”的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的消息引起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并发布了让业主、供应商、服务商和施工单位前往公司联络点登记债权的消息。 这家总部位于广州、较早推行按平方米定价的“整装全包”…

    2025年7月25日
    1100
  • “反内卷”已初显预期成效

    促进整体价格水平合理回升成为当下更为紧迫的问题,“反内卷”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随着“反内卷”稳步推进后,供给收紧的预期升温,相关商品价格和A股板块近期都出现不错的上涨,“反内卷”已初显预期成效,投资者可从胜率和赔率两个维度布局后续行情。 廖宗魁/文 如果说上半年市场的焦点是关税冲击和需求对冲政策,行至年中,市场则聚焦在反内卷和价格提升。矛盾在变化,市场…

    2025年8月2日
    1000
  • 军工投资“东风”已至: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军工含量第一

    近期军工板块在资本市场持续展现强劲动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国证航天航空指数近1月、近3月分别上涨9.15%、24.77%。这一行情背后,既有地缘局势演变下军贸装备实战验证的直接催化,也离不开行业基本面的深度改善与长期逻辑的逐步清晰。 天弘基金《情投E合》直播间连续第三期聚焦军工行业,邀请天风证券军工首席分析师王泽宇与天弘基金…

    2025年7月10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