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同行都“不放过”!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H股的“多重算盘”

保险同行都“不放过”!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H股的“多重算盘”

8月以来,险资举牌金融板块上市公司依旧动作频频。

8月8日,平安资管买入中国太保H股110万股,每股交易均价32.28港元,总持股数量达1.38亿股,占中国太保已发行H股股份的5%,触发举牌。

8月11日,中国平安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每股交易均价32.07港元,总持股数量达1.4亿股,占中国太保已发行H股股份的5.04%,触发举牌。

8月13日,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保险”)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发布公告称,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浙商银行100万股H股,耗资约277万港元。增持后,民生保险持有浙商银行H股2.96亿股,持股比例升至5%,触发举牌。

面对险资举牌险企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投资部主管何俊峰向记者分析,今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板块H股,不仅仅是基于财务性投资的考量。

“通过举牌投资方式,险资能够有效平滑股价波动对当期利润报表的影响。”他告诉记者。IFRS9规定,保险公司持股比例逾5%的股票可计入FVOCI账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保险公司通过举牌投资,就可以将高股息上市公司持仓纳入FVOCI账户,令相关投资不会显著影响保险公司利润报表,对平滑险资利润波动有着显著作用。

记者多方了解到,今年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板块H股的另一个重要考量,是在低利率与资产荒双重环境下重构资产配置。

华泰资产副总经理林锡东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海外保险行业的资产配置策略出现四大调整,分别是拉长债券久期、信用下沉、增配股票与增持另类资产。当前境内保险行业正借鉴海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经验,努力构建适合国内市场的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包括通过FVOCI账户增持红利资产(高股息上市公司等),满足自身资产负债匹配、现金流管理及平滑利润波动的需要。

银河证券指出,预计“低利率+资产荒”现象仍将延续,令险资对稳健高收益资产具有长期配置需求。当前银行保险板块H股股息率约4%,处于行业前列,有望吸引险资持续流入。

记者多方了解到,今年险资频频增持银行保险板块H股,还有另一个“隐秘”任务,就是化解利差损风险与资金期限错配挑战。

努力维系较高投资收益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逾20次,创下近5年以来的最高值。参与举牌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泰康保险、阳光保险、瑞众人寿等,被举牌的上市公司主要以银行保险板块H股为主,也涵盖科技、绿色产业板块的高股息上市公司。

何俊峰指出,险资此举的一大目的,是努力维系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2024年,中国平安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6%,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这背后,是去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良好与债券价格单边上涨,给重仓固收类资产的保险资金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

但是,随着今年债券收益率下行受限(债券价格上涨空间减弱)与新债票息收入变薄,保险资金能否延续去年的良好投资收益趋势,正面临较大挑战。

记者获悉,受近年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中枢逐步下移,从以往的4%—5%回落到当前的3%—4%。其中,头部保险公司持有的非标资产平均收益率从2017年的6%,回落至当前的4.5%,随着非标资产迎来到期高峰,保险资金寻求高回报的再配置压力逐步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保险板块H股的高股息特点,成为保险资金维系较高投资收益的新支点。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据测算,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到约1200亿元。

“在当前低利率与资产荒的双重环境下,金融板块股票股息率明显高于10年期国债,且分红稳定,受到保险资金日益青睐。”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指出。

何俊峰直言,银行保险H股股息率(4%—5%)已超过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中枢水准(3%—4%),可以作为保险资金提升整体投资收益的重要支撑。

赶在AH溢价率收窄前“举牌”

在8月举牌投资太保H股前,今年以来平安资管完成多笔银行板块H股的举牌投资。

1月,平安资管受托平安人寿资金,分别投资招商银行H股与邮储银行H股,分别在1月10日与1月8日达到上述两家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事宜。

2月,平安资管受托平安人寿资金,投资农业银行H股,并在2月17日达到农业银行H股股本的5%,再次触发举牌;

令市场好奇的是,险资举牌投资的对象缘何主要集中在H股。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险资热衷举牌H股,主要基于两大因素。一是H股定价相比A股存在一定折价,即多数A+H两地上市公司的AH股溢价率(A股较H股的溢价)长期维持在20%—30%,险资对H股举牌投资,可以在降低持股成本情况下获得与A股同样的股息分红,实现更高的投资性价比;二是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相关股票价格波动相对平稳,有助于险资的举牌+长期持有策略有效实施。

何俊峰向记者透露,8月险资之所以频频举牌银行保险板块H股,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驱动力是高股息上市公司的AH股溢价率趋于收窄——今年以来,受海外资本追捧中国股票资产等因素影响,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招商银行的H股价格一度反超A股,出现AH股溢价率“倒挂”,这项新趋势令险资担心若AH股溢价率不断收窄,自己举牌投资的持股成本将水涨船高。

截至8月20日,AH股溢价率一度小于20%的股票日益增多,主要出现在金融领域,包括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重庆农商行等。

“这令险资不得不加快举牌投资步伐,赶在金融板块股票AH股溢价率进一步收窄前,先锁定较低的持股成本。”何俊峰指出。中国平安及平安资管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举牌太保H股,也有这方面的考虑。7月11日当天,中国太保的AH股溢价率达到45.16%,但到了8月13日,其AH股溢价率收窄至20.83%,令中国平安决定赶在太保AH股溢价率跌破20%前,迅速完成举牌投资以锁定较低的持股成本。

能否化解利差损与期限错配挑战

今年保险资金之所以频频举牌投资银行保险H股,另一个隐秘任务是化解利差损风险与资金期限错配挑战。

林锡东表示,2013年—2022年期间,市场利率中枢较高且高收益资产供给充裕,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主要挑战是识别信用风险与做好流动性管理;2023年起,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与高说以资产供给收缩,导致保险资金从“安全焦虑”转向“收益焦虑”,急需在做好风险管理前提下寻求高收益。

“随着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中枢下移至3%—4%,或将带来保险投资收益率下滑—分红型/投资型保险产品预期回报率调降—保险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保费增长压力激增—保险资金投资规模承压的负反馈效应。”何俊峰认为。保险公司通过频频举牌银行保险H股获取高股息,既能对冲非标资产陆续到期所带来的利差损缩水风险,又能努力维系较高投资收益,阻止负反馈效应出现。

此外,越来越多保险公司还将高股息上市公司视为新的长久期资产,逐步化解资金期限错配挑战。

记者获悉,当前境内保险资金“长钱短配”现象相当普遍,多家头部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扩大至4—7年,远远高于日本、德国、英国、美国保险市场的1—2年。

“这背后,是国内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面临结构性矛盾——保险资金负债久期较长,但长久期资产供给不足。”何俊峰指出。在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保险资产加仓权益类资产的趋势下,保险公司开始将高股息银行保险板块H股作为新的长久期资产,通过举牌+长期持有,逐步压缩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新华资产董事长秦泓波此前表示,去年以来公司多次举牌上市公司,有助于适应当前形势下的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需要,有效缩短新华保险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何俊峰表示,为了更好应对利差损风险与资金期限错配挑战,保险行业都在努力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我们内部已形成一项共识,区别于择时收益与择券收益,资产配置回报才是险资获取长期收益的主要贡献来源。”他告诉记者。他们针对不同类别资产配置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比如固收资产配置在丰富久期、信用、杠杆等策略时,通过国债期货等工具平衡组合风险;在提升权益配置比例过程里,进一步丰富主动+被动的投资方式,挖掘扩张性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在另类资产配置方面锚定股权融资业务,盘活存量非标业务。

何俊峰直言要做好这些工作,难度不小。一是在落实信用下沉、拉长久期、超配权益等收益增厚策略时,如何有效化解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波动风险、久期错配、流动性错配等风险,保险公司内部仍缺乏丰富的投资经验;二是在挖掘扩张性经济投资机会方面,保险公司投研部门对AI、大数据、半导体、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投研能力仍有待提升,否则将错失大量增厚收益的投资机会;三是保险公司时时发现,股、债、非标等大类资产价格相关性往往存在长尾效应,令分散投资阶段性失效,因此保险公司亟需提升子策略多元化、分散化效应,精细化全天候类别资产的研究能力与配置能力。

(作者 陈植)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保险同行都“不放过”!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H股的“多重算盘”

陈植

长期关注银行、保险、外汇、黄金、企业出海、科技金融、产融结合等领域报道,敏锐深入洞察全球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前景。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5838.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8月21日 下午2:24
下一篇 2025年8月21日 下午2:24

相关推荐

  • 合规阵痛期、拥抱新技术

    在最近半年与同行业人士交流中,张鑫发现养老机构的投资扩张热情有所减弱。一些中小型养老机构和多个大型地产养老项目开始寻求对外出售的机会。张鑫是北京一家连锁型养老机构的管理者,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达数千张。 张鑫说,今年上半年养老机构面临现金流不断趋紧、企业经营利润率降低的挑战。此外,部分养老机构还正在适应监管阵痛期。 一方面,多地养老院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密集的…

    2025年6月14日
    2400
  • 商务部详解“十四五”发展成就 消费活力、外贸韧性共促高质量发展

    政策速递 经济观察网 实习生 张跃然/文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王文涛表示,“十四五”这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商务发展顶住多重冲击,经受历史考验,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任务顺利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对于商务发展热点问题,王文涛作出了…

    2025年7月18日
    1600
  • 在不确定性中寻回主见

    读书介绍: 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依赖于单一视角来观察、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似乎已经越来越不利于个体去有效应对问题了。 真正的独立思考是伴随风险的,但是打破常规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而且可以创造更多机会。 本刊特约 姚斌/文 所谓主见,就是独立见解,是指个人对事物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后形成的明确观点和主张。知名经济学家、投资者维克…

    2025年8月8日
    900
  • 700元“地板价”揽活债券承销,6家主承销商被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牛钰 有机构仅收700元服务费就可以提供债券承销服务,债券发行承销商“内卷”式承销引起行业关注。交易商协会紧急出手调查。 7月11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交易商协会提到,监测到在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等6家主承销商…

    2025年7月13日
    1500
  • 以岭药业站上新起点:50亿研发构筑高质量发展护城河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创新中药龙头的以岭药业,在经历短期业绩阵痛后,实现经营质量全面改善。财报显示…

    2025年5月13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