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赛中腾讯控股的优势

从国内外各家大模型的进度来看,AI产品体验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往后考验的不仅仅是AI的纯技术能力,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与实现场景的深度落地,是接下来每一家AI领域科技公司需要面对的话题。

本刊特约 袁杰/文

从相关信息披露来看,目前腾讯控股(00700.HK)管理层的战略重心聚焦在AI技术和产品的推进,该领域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这也是很多投资者非常关注的方面。

本文从“长坡”(增长空间广阔)和“厚雪”(盈利能力和护城河)两个角度,谈一下我对整个AI行业发展态势以及腾讯AI业务未来发展前景的若干分析与判断。

中国AI应用步入快车道

2022年11月,OpenAI的ChatGPT大模型横空出世,一时风头无两,也从此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的百家争鸣。

而马斯克也不甘示弱,在 2023 年 11 月推出了Grok大模型,最新推出的 Grok4版本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超越ChatGPT系列,成为当前最强大的AI模型之一。

国内的AI大模型方面,自2023年3月百度公司率先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后,阿里、腾讯、华为、字节等科技大厂,以及“AI 六小龙”等创业公司也都纷纷推出自家的大模型,一时间百花齐放,颇有互联网早期“千团大战”的盛况。

时间来到2024年 12月,随着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V3 首个版本震撼上线并同步开源。该模型以不足国际同类大模型十分之一的算力投入,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令中国AI科技公司信心受到极大鼓舞,中国AI大模型就此步入发展快车道,快速拉近了中美领先大模型的差距。

DeepSeek、Kimi、字节豆包、阿里夸克、腾讯元宝等AI应用的使用量激增,并且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

尽管AI市场前景令人神往,但目前绝大部分AI大模型还处在打榜测评阶段,还没有哪家单纯的AI产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随着DeepSeek宣布开源后,此前的闭源大模型公司的技术护城河瞬间被瓦解,纷纷寻求艰难转型。

因此,能否构建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与实现场景的深度落地,成为悬在众多AI 领域玩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还处于从AI技术创新迈向大规模产品应用的初始阶段。中国AI的竞争格局远未定型,正如互联网早期的“千团大战”,最终胜出者往往不是起点最高的,而是最能适应长期竞争节奏的。

对于中国AI而言,“道阻且长”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足够长的赛道,恰恰给了真正有耐心、有积淀的企业成长空间。

AI领域发展是场漫长的马拉松

国际数据公司(IDC)于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9%,而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或高达63.8%。

IDC报告认为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占亚太地区人工智能总支出超五成,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市场增长空间非常广阔。

从技术路径看,AI 的核心是“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但人类对“智能”的理解本身仍在深化(如意识、创造力、情感等)。

目前的AI还处于 “弱人工智能”(ANI)阶段,只能在特定任务(如语音识别、图像分类)中超越人类,而“强人工智能”(AGI,具备通用认知能力)和 “超人工智能”(ASI,超越人类智能)仍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

基础理论的突破(如神经网络算法、因果推理、多模态融合)需要漫长的科研积累。

例如,从 1956 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到 2012 年深度学习爆发,再到 2023 年大语言模型(LLM)普及,每一次技术跃迁都间隔数十年,且未来的突破可能需要更久——这意味着AI的技术迭代周期将持续数十年乃至百年以上。

因此,AI技术和应用是条非常长的赛道,各个公司的竞争和发展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暂时的领先和落后都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

腾讯的AI战略是“AI in All”

最近和一些投资者交流,他们希望腾讯能够推出一款“重量级”的AI应用来终结比赛。然而现实是,在信息和人才高度流转的当下,各家推出的AI创新功能都会在短期内被友商迅速对齐。

并且AI大模型依然很难贴近用户,除非拥有ChatGPT 和 DeepSeek R1最初发布时的势能带来的下载量猛涨,绝大多数AI都离用户较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内生态很难通过提供单纯的AI大模型来直接收费。

大模型整合应用平台Poe发布了《2025 年春季AI模型使用趋势报告》,报告显示DeepSeek 的使用率从2月的峰值7%降至4月底的 3%,整体使用率下降超过 50%就是佐证。

最终大模型还是需要通过产品化、场景化来实现商业化变现。

与专注于大模型本身的许多同行不同,腾讯的AI不是“独立产品”,其战略可以概括为“AI in All”,即通过将混元/DeepSeek两大模型的能力拆解为可复用的“AI原子组件”,嵌入旗下社交、游戏、内容、金融科技等全场景业务矩阵,实现AI技术与场景应用的有机结合。

依托其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基因,腾讯对海量用户的真实需求具备天然的敏锐洞察力,能够快速将AI能力转化为个性化产品体验,既解决了用户在高频场景中的实际痛点(如内容推荐、效率提升等),又通过海量真实数据反哺模型迭代改进,形成 “场景-数据-技术”的正向循环。

以混元大模型的AI能力为例,腾讯内部绝大部分业务都已接入混元大模型,使其产品服务能力得到放大与倍增,产品体验获得大幅提升,其中包含微信、QQ、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IMA、微信读书、QQ浏览器、腾讯地图等明星产品。

用户可能会因为需要AI会议纪要或者智能转写和翻译的功能而购买腾讯会议会员,间接付费支持了腾讯的 AI。

体现在财报上,AI技术已经开始推动腾讯广告收入增长。腾讯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319亿元,主要得益于AI 驱动的智能广告投放系统提高了广告投放的精度,使部分广告库存的CTR从历史平均1%提升至3%,直接推动广告收入增长。

当然,腾讯与其他大厂一样,尚没有原生的AI应用实现规模商业化。但得益于丰富的产品构成,AI对于腾讯原有业务的助力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腾讯在这场长期“烧钱游戏”中比较具备优势的一点。

构建AI协同生态的护城河

腾讯“AI in All”的AI 战略最终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

我认为就是通过这些嵌入AI 的产品,形成围绕于用户需求的,且是腾讯独有的AI协同生态系统(护城河)。

例如腾讯新推出的AI知识库ima,可以为用户提供很方便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我投研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

现在微信里已经可以把 AI“元宝”加为好友,可以让它帮你解读与总结公众号文章,也可以帮你解析聊天文件与图片。而在元宝问答中获得了优质的AIGC内容,你也可以一键转到腾讯文档中进行智能沉淀管理;如果在文档上积累成了优质内容,也可进一步转到ima知识库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腾讯开放了微信支付MCP(智能体支付解决方案),补上了智能体商业化链路的最后一块拼图。未来有望构建基于微信生态体系的智能化个人助理服务。

这类智能化的连接与场景化的业务协作,将极大丰富腾讯的AI协作生态系统。

腾讯目前正在系统性地推动旗下的B端、C端业务挖掘AI能力,这会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但也将进一步增强腾讯在AI领域的护城河。

然而,当前投资者普遍存在一种认知偏差,即将腾讯AI能力和腾讯元宝之间简单划等号,只盯着腾讯元宝的问答测试结果好坏和榜单排名,将其作为评判腾讯AI整体成败的核心标准,这种观点不能说错,但存在明显局限性。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实则涵盖大模型能力、应用场景拓展、商业转化效率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而非仅聚焦于短期单一的大模型技术指标比拼。当前市场对各个企业的AI业务短期内能取得的成绩预期过高,导致市场情绪频繁在兴奋和失望之间横跳,而从长期视角来看,AI的真正潜力仍被显著低估。

6月30日,腾讯官方发布标题为《AI向善,生态共创》的2024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以《 推动AI的上升螺旋》为题作为开篇致辞。由此可见腾讯是将AI作为一个长期持续性发展战略看待的。

其中,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两点如下。

马化腾在致辞文中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其迭代的速度超出想象。今年,以腾讯的混元与元宝等产品为例,我们几乎是以周更、日更的速度,迭代技术与产品。我本人也每天沉浸其中,关注正在发生的变化,吸收AI相关的新知识,并和很多人交流探讨。”腾讯系诸多AI产品升级迭代的速度,我相信关注腾讯产品的朋友们应该是有感受的。马化腾自称每天沉浸在AI产品之中,持续学习,这令作为腾讯投资人的我感到很安心。

马化腾回溯了历次工业革命的历程,总结了一条规律:一项新技术的价值创造,常常不是技术本身决定的,而是应用与扩散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到他主要强调AI大模型的场景化、产品化的重要性,这与腾讯当前推行的“AI in All”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作者系深圳海之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证券市场周刊,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4497.html

(0)
证券市场周刊的头像证券市场周刊
上一篇 2025年8月5日 下午2:25
下一篇 2025年8月5日 下午2:26

相关推荐

  • 一座温带城市 想成为中国“热植之都”

    “花二代”郝健是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个种植热带植物(下称“热植”)的人。2020年,他种出的一棚茁壮的白锦龟背竹(下称“白龟”)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热植是近年来颇受年轻人喜爱的绿植种类,也被称为年轻人的“新潮玩”,流行的品种包括龟背竹、花烛、蔓绿绒等。 此后五年时间,这座位于北纬36度的温带城市开始大规模种植热植,并逐渐成为中国热植种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大量…

    2025年7月13日
    1000
  • 三重逻辑点燃军工黄金赛道,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成掘金利器

    导语: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军工从来不是孤立的棋子,它连着技术、连着经济、连着国运,投资军工,有时候就是在押注一个国家的未来。 全球军费开支创冷战以来新高,大国博弈叠加技术革命,军工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在国防现代化提速、军贸升级与新兴领域爆发的三重逻辑共振下,军工板块正从单一“安全盾牌”蜕变为兼具爆发力与成长性的投资沃土。本文深度剖析军工行业短(事件催化)…

    2025年7月9日
    1300
  • 深度了解自己|改写自我叙事,走出心理困境

    作者 韩明丽 心理学里的 “叙事疗法” 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人并非问题的载体,而是自己故事的作者。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位 “编剧”,会把那些看似零散的生活经历,编织成一个连贯的叙事。在这个故事中,包含着诸如 “我是谁”“我擅长什么”“我为何失败” 这样一些关于我们自身的核心命题。 可当这个叙事被负面框架给主导了,比如 “我总是搞砸事情”“我不值得被爱” 之类的…

    2025年7月5日
    1000
  • AI纪,且为阅读祈祷

    一 我们骤然陷身于手足无措的信息福利之中。 各路语言大模型整日回应花样百出的询天问地,它们悠哉游哉,吹气如兰;有问必答,亦真亦幻。一个依次打开的知识苍穹,顺着人类的指间丝滑展开。地球人身心尚未就位,突然拥有了取之无尽的知识宝藏,难免茫然无措。事实是,天边并未吹来象征变天的号角,漫长的知识短缺时代已戛然而止,我们毫无征兆地撞见知识的万道金光。世间万物、人间百科…

    2025年6月30日
    2200
  •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2024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232个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5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32个,遍布31个省(区、市),创造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万亿元人民币;拥有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18.3%;实现外贸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外贸总额24.5%;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

    2025年5月27日
    6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