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7日通过其创立的真实社交平台,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泰国等14个国家的领导人发送了信函,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这些国家或地区输美商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进一步升级,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反应。
特朗普在信中表示,此次关税将独立于各类行业性关税,并且任何试图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新关税的做法都将被征以更高的关税。如果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公司选择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产品,则无需缴纳此项关税。此外,若这些国家或地区决定提高对美关税,美国将在现有新关税税率的基础上追加同等幅度的关税。这一政策不仅针对贸易逆差问题,也被视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贸易手段推动国内制造业回流、解决美债压力的策略之一。
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7日下午的记者会上表示,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令,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此前的暂缓期为7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本周将向贸易对象发送信函,告知美方计划征收的关税税率。对于8月1日之前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或地区,关税税率将恢复到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水平。
此次关税政策的宣布,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股市主要股指在7日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422.17点,跌幅0.94%,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0.7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0.92%。投资者普遍担忧,若贸易战再次升温,今年早些时候金融市场暴跌的混乱局面可能重现。此外,日本和韩国的公司股价也出现了明显下跌,反映出市场对这一政策的担忧。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在关税问题上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已为所有可能的关税情况做好准备,并将坚定立场,捍卫自身利益。韩国总统李在明则表示,与美国的谈判看起来非常困难,双方都不是十分确定想要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对14国的加税政策并非孤立事件。早在4月2日,特朗普就曾宣布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实施更高税率。随后,他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此次对14国的加税政策,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进一步升级,也反映了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新审视。
从经济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加税政策推动美国国内制造业回流,并为他的大而美减税法案提供资金支持。然而,这一政策也引发了对美国消费者负担加重的担忧。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总共从特朗普发出信函的其中7个国家进口了351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第六和第七大贸易伙伴,去年共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800亿美元的商品。提高商品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尤其是在汽车、半导体、药品和机械等关键领域。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美国媒体分析称,这些信件不是特朗普就关税问题发表的最终决定,只是这场关税闹剧的又一集,导致全球担忧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分析师认为,关税使美国和其他国家更容易陷入衰退,而特朗普却坚信,关税会恢复美国国内制造业并能为他的大而美减税法案提供资金。
特朗普政府对日韩等14国加征关税的政策,不仅是一次贸易政策的调整,更是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新审视。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市场反应、国际谈判、国内制造业回流、消费者负担等多个方面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这一政策的走向将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谈判结果以及全球市场的反应。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观察者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