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
300亿元小微金融债成功落地,平安银行再添佳绩
日前,平安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簿记发行人民币300亿元小微金融债,期限为3年,利率1.74%。本期债券全场认购机构高达165家,认购倍数达2.6倍,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平安银行品牌实力、良好经营情况与资信状况的高度认可。 提升供给能力 落实小微融资机制 据悉,本次小微金融债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
风险与不确定性交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挑战与新策略
作者 胡群 5月24日,由天弈TGES专家研讨会暨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苏商银行主办,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支持,北京天弈方圆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星图金融研究院协办的“全球贸易大变局下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数十位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代表性金融机构,共同探讨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业务和信用风险面临的挑战以及风险…
-
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再起航,谱写责任金融新内涵
在同质化竞争泛滥的时代,独特性早已成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全球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浪潮中,北京银行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锚定“差异化竞争”的独特航道,拒绝随波逐流的“标准化叙事”,而是以金融创新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在服务实体经济的画卷上勾勒出独特的京行底色。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
-
大爷嫌银行利息低花百万买6斤黄金,折射民众资产焦虑与投资困境
近日,北京一位大爷因不满银行存款利率过低,两天内豪掷百万购买了约6斤黄金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行为不仅反映了当前经济环境下民众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迫切需求,也揭示了传统储蓄方式在低利率时代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传统的储蓄理财方式收益大不如前。数据显示,当前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2%,定期存款利率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这种…
-
银行存款再掀降息潮,居民理财需谨慎应对
2025年5月21日,随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的浪潮席卷全国,银行存款市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降息潮不仅延续了近年来的低利率趋势,还进一步推动了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引发了居民理财方式的深刻变革。 据多方消息显示,此次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小银行等多个层面。其中,国有大行率先宣布下调活期存款和部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
-
四个维度看工商银行一季度良好经营开局
工商银行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稳健增长、主责主业稳步发展、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结构转型扎实推进凸显持续完善的综合化经营能力,成为其穿越周期实现稳中有进良好经营开局的基础。 杨练/文 主要指标合理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金融服务力度加大、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工商银行4月29日公布的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工商银行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
-
货币政策精准调控稳预期 银行红利稳固策略可持续
货币政策精准调控,释放信号稳预期,精准发力振需求,引导银行降成本。银行“稳健红利+跟随复苏”的属性使得红利稳固可持续,稳增长驱动顺周期,看好稳增长政策发力下的银行估值修复和稳定股息的红利策略的持续性。 本刊特约 文颐/文 5月9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提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预计下一阶段货…
-
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死规矩没人情引热议
2025年5月14日下午,湖南株洲市一位62岁的病重老人因银行取款手续繁琐,在农业银行门口不幸去世。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对银行服务的合理性与人性化提出了质疑。 据家属回忆,老人因多年卧病在床,身体状况极差。当天,老人的女儿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办理取款手续,希望取出存折中的积蓄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然而,银行工作人员坚持要求本人…
-
老人银行办业务发病离世 家属发声,冰冷的银行规定酿悲剧
2025年2月,南京一位74岁的老人因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突发疾病,两天后不幸去世。家属李女士将中国银行南京太平南路支行告上法庭,指控银行未能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业务办理方式,并在指导使用手机银行过程中未尽到合理义务,最终导致老人死亡。目前案件已开庭审理,尚未宣判。 据监控视频显示,老人在办理境外汇款业务时,仅在柜台停留了最初几分钟,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操…
-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 或依托委托投资模式
在商业银行实现综合金融扩张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将理财业务作为“商行+投行”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不仅理财规模增长应显著快于表内,而且要在银行表外重建一张和传统表内区别的资产负债表。随着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地位的重视,理财产品未来净值化转型的方向或更依托委托投资(FOF)的产品模式。 本刊特约 方斐/文 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转型经历了两个阶段:资管新规前的理…
-
盈利营收降幅持续收敛 银行拨备反哺平滑盈利
随着2024 年9月以来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实体企业与个人有效需求的改善值得期待,银行向上弹性的提升仍需关注企业和居民端金融需求的修复。展望2025年,影响银行板块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依然来自国内经济修复进程。 本刊特约 方斐/文 截至3月末,已有23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根据23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信息,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8%,…
-
四个维度看工商银行一季度良好经营开局
主要指标合理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金融服务力度加大、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工商银行4月29日公布的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工商银行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金融工作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五化转型,在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一季度经营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从“1.85万亿元”看主力军担当 【维度1】一季度,工商银行境内人民…
-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储户理财策略亟需调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已正式进入1时代。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普通储户的存款收益,也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投资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2024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长期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部分银行甚至将一年期存款…
-
解码浙商银行2025年一季报:善数并重,向质量优先转型
4月29日晚间,浙商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报,展示了这家“善”“数”并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中,通过主动优化业务结构,仍保持较强的经营韧性和较为稳健的经营态势。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8%;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
-
湾区引领,综合金融创新,广发银行助力实体经济再攀新高
4月29日,广发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在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广发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与趋势同行、与时代共进,牢牢把握“破与立”的辩证法、“稳与进”的方法论,交出了一份质量向好、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年度答卷。 截至2024年末,全行总资产达到3.6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92.4亿元、净利润152.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