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大米问题上失言,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于5月21日被迫辞职,首相石破茂也因此事多次道歉。最新民调显示,石破茂领导的内阁支持率降至其执政以来新低。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石破茂政权面临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压力,加上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突破,可能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危机。
5月21日,江藤拓向首相石破茂递交辞呈,并表示在日本民众因米价上涨而承受负担的情况下,他作为负责大臣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向国民表示诚挚的歉意。江藤拓的不当言论发表于5月18日的一场集会上,他称自己从未买过米,因为会收到支持者送的米,自家的米“多得都能拿出去卖”。此言引发民众批评。根据统计,当时日本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为4268日元(约合人民币212元),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江藤拓在5月19日和20日连续两天就上述言论道歉,石破茂也两次就此事道歉。尽管石破茂原本无意解职江藤拓,但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要求江藤拓辞职,并威胁发起不信任动议。媒体认为,江藤拓辞职事件反映了石破茂政权在米价危机问题上的应对不力,这可能会进一步拉低石破茂政权的支持率。
《每日新闻》和共同社的民调均显示,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降至新低,分别为22%和27.4%,而不支持率则分别为62%和55.1%。多数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应对大米价格上涨的措施“不充分”。自石破茂2024年10月1日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内阁支持率总体呈现下行趋势。在2024年10月底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失去了众议院的单独过半数席位,导致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骤降。
石破茂上台前,自民党的“黑金政治”丑闻让不少民众对该党丧失信心。石破茂曾表示将挽回民众的信任,但随后曝出的聚餐分发商品券和接受私人公司政治捐款等事件,影响了内阁的支持率。
从内部来看,日本面临经济衰退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日本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下降0.2%,这是时隔一年再次出现负增长。核心CPI已连续43个月同比上升,包括大米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
从外部来看,美国对进口产品施加关税的措施对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预计日本主要车企会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超过190亿美元。丰田汽车公司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拖累,2025财年净利润将同比萎缩34.9%。
为应对国内外压力,石破茂一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另一方面与美国谈判,寻求达成新的协议。截至目前,美日已经进行了两轮谈判,尚未取得进展。日方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关税,但美方不愿给予日本“特殊照顾”。日本的谈判筹码包括放宽美国汽车准入、扩大美国农产品输入以及增加对美投资等。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政府目前在谈判问题上保持强硬,担心一旦在汽车和农业等问题上向美让步会进一步损失支持率。石破茂已决定任命小泉进次郎接任农林水产大臣,但米价以及通胀问题将继续考验日本政府。距离参议院选举还有一个多月,留给石破茂的时间不多了。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长安街知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