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利博越L看自主紧凑型SUV的生存与进阶

从吉利博越L看自主紧凑型SUV的生存与进阶

5月13日,吉利第四代博越L在杭州富春江畔上市,限时售价9.29万元起。第四代博越L定位紧凑型SUV,搭载CMA全球豪华架构,提供2.0TD+7DCT和1.5TD+7DCT两种动力组合,百公里加速可达7.4秒。

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与星睿AI技术矩阵的加入,使得第四代博越L在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例如,星睿AI云动力模型,能够根据用户驾驶偏好自动调整油门响应、空调和换挡逻辑;星睿AI智慧云诊断系统可实现99%核心零部件远程诊断。

智能座舱方面,第四代博越L搭载同级AI算力天花板的7nm“龍鹰一号”芯片,拥有16G+128G超大存储空间;全系标配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15.4英寸中控大屏具备2.5K超高清画质。

此次第四代博越L的升级,试图重新定义10万元级燃油SUV价值标准。作为国产紧凑型SUV的一员,吉利博越L的发展背后,是自主品牌打破市场垄断、重塑市场规则的历史。

在中国汽车市场,轿车发展早于SUV,在2010年之前,外资品牌凭借轿车产品统治着市场。SUV的兴起,给了自主品牌追赶合资的机会。

2011年,哈弗H6以“10万元级高配”策略杀入市场,首年销量突破16万辆,一举激活家庭SUV需求。随后,比亚迪S6、长安CS75、传祺GS4、吉利博越等车型相继登场,以年均15%的增速狂飙突进,推动中国汽车消费结构从轿车向SUV转移。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2016年之前还没有SUV产品,博越是其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SUV。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SUV销量仅160万辆,占乘用车市场8.6%;至2024年,SUV销量达1131万辆,占比攀升至49.2%。目前,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传祺GS4累计销量已经分别超过400万辆、270万辆、200万辆、100万辆,这几款热销车型累计销量近1000万辆,创造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新纪录。

从吉利博越L看自主紧凑型SUV的生存与进阶

中国汽车通过SUV“上位”的背后,不仅是销量的增长,更是一场技术与产业链的突围。长城柠檬平台、吉利CMA架构、长安蓝鲸动力等自主技术体系的崛起,让中国汽车摆脱了“市场换技术”的困局。

此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曾长期面临“代际短、车型寿命周期短”的诟病,但以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等为代表的国产SUV,通过技术迭代、平台化战略与用户需求洞察,实现了从“爆款单品”到“长生命周期经典车型”的跨越。

自2011年以来,哈弗H6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历经14年的发展,其生命周期之长,甚至超越部分合资车型。长安CS75、吉利博越也均迭代到第四代车型,分别有11年和9年的历史。

技术的普惠更将紧凑型SUV的均价从2010年的25万元拉低至当前的12万元,推动国产汽车崛起。2011年,SUV销量前十名被本田CR-V、大众途观、日产逍客、奇骏、丰田RAV4、现代胜途等合资车型垄断。到了2024年,自主品牌已在前20名中占据12席。

如今国产SUV已经走向全世界,其中,吉利博越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奇瑞瑞虎7在2023年以23.8万辆的出口量超越特斯拉Model Y,登顶2024年车型出口榜冠军。比亚迪宋家族则凭借“混动+纯电”战略,在2025年一季度以26.9万辆的全球销量领跑,其中海外销量占比超30%,在英、德、泰等国市场反超特斯拉。

得益于紧凑型SUV热销带来的积淀,自主车企得以通过技术升维与生态创新,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2025年,中国品牌集体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自主SUV迎来了“9系”旗舰SUV的新纪元。例如,深蓝S09以29万元起售价切入“轻奢市场”,问界M9、腾势N9卡位40万—55万元主流区间,极氪9X则以“百万定价”试探品牌天花板。

然而,国产SUV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的“神车”哈弗H6、荣威RX5、传祺GS4等车型,均告别了过去高增长的态势。随着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深入,每个品牌都在思索如何将经典产品与当下的市场需求相结合,这是保证经典车型能够长期发展的关键。

自主SUV的崛起的一大秘诀在于“想用户之所想”。在智能化需求进阶的时代,第四代博越L定位“好看、好开、好智能”的新一代三好SUV,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星睿AI技术、“龍鹰一号”芯片、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既满足了燃油车用户对智能化的高期待,又在同级竞品中更具实力。

设计方面,2016年第一代博越提出了“中国美学”设计理念,定义了“中国风SUV”标杆,不仅带动了其他竞品车型跟进本土化设计,更促使吉利在星越L等后续车型中深化中国元素,让品牌及车型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保持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

从模仿借鉴到定义规则、从性价比突围到技术升维,国产紧凑型SUV整体上保持了向前和向上发展。作为维系企业生存的核心支柱,紧凑级SUV市场不仅是自主品牌的“造血中枢”更是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前线。唯有围绕用户需求重构产品价值,方能在当前复杂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作者 周信)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从吉利博越L看自主紧凑型SUV的生存与进阶

周信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对新能源、储能及动力电池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行业分析。联系邮箱:zhouxin@eeo.com.cn 微信号:zx13552437427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830.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2:12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2:13

相关推荐

  • 马斯克脑机接口新突破:渐冻症患者的“声音复活术”

    据报道,6月9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的一则案例引发全球关注: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通过与人工智能公司xAI的技术融合,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布拉德福德·史密斯重新“开口说话”。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重大进展,更揭示了AI与神经科学深度融合带来的革命性潜力。 AI语音复现 史密斯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失去行动和语…

    2025年6月9日
    2400
  • 家的呼唤

    艺术动态 作为和新加坡 The Institutum 携手举办的展览,参展的四位分属 70 后与 90 后的创作者,凭借各自的艺术实践,对东南亚的身份认知、移民历程及文化记忆等理念展开深入探寻。​ 此次与新加坡 The Institutum 联合打造的展览,搭建起了一座聚焦东南亚文化议题的艺术桥梁。不同代际的艺术家汇聚一堂,70 后创作者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生…

    2025年7月26日
    2100
  • “反内卷”进行时!光伏ETF(159857)有望迎价值重估

    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破局”之旅。伴随产能扩张高峰褪去与阶段性供需错配加剧,“内卷”带来的价格压力与盈利阵痛成为市场焦点。在高层明确“反内卷”政策基调下,光伏行业正加速产能出清与结构性优化。 近日,天弘基金《情投E合》直播间邀请到光伏ETF(159857)基金经理祁世超,为投资者剖析供需失衡根源,解读政策应对路径,并探讨在光伏行业估值锚转换的关键时点,如…

    2025年7月23日
    1700
  • 金茂服务“MOCO服务美学”升维物业价值: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

    6月13日,由克而瑞主办的“2025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武汉隆重启幕。物业协会领导、行业内外专家、物企高管、一线实操物业人士等聚集一堂,共同探讨物业行业的新质发展、价值提升等话题,助力物业行业实现更好发展。 会上,金茂服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玉龙受邀发表《从“连接时刻”到“人生百味”——金茂服务的服务力探索》主题演讲。李玉龙在演讲中详…

    2025年6月21日
    2700
  • 沃尔沃汽车:全球裁员,应对利润下滑与市场困境

    经观汽车 经济观察网讯,当地时间4月29日周二,沃尔沃汽车正式官宣将推行总额约 18.7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36.03 亿元人民币)的成本削减计划。同时,鉴于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的大幅跳水,沃尔沃撤回了未来的财务预期,其中全球范围内的裁员举措成为该成本削减计划的重要一环 。 沃尔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仅为 19 亿瑞典克朗(现汇率约合 14.3…

    2025年4月30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