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学界共话中欧合作前景:探索关键领域协同路径,深化互利共赢

政商学界共话中欧合作前景:探索关键领域协同路径,深化互利共赢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5月9日,在“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上,来自中国和欧盟的政治家、商界领袖、名师学者、驻华外交使团、欧盟及欧盟成员国在华商会代表等参会,共同回顾中国和欧盟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探讨中欧如何在全球贸易、投资、创新、数字化转型和气候行动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前景。

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成为全球外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一步。半个世纪以来,中欧关系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石,对世界政治、安全、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关键十字路口,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国家主权与安全等诸多挑战。他表示,欧盟的战略自主是唯一前进道路,也是必然出路。米歇尔教授强调了自由贸易对欧盟走向成功的重要性,并指出市场是展开良性经济竞争的基础。

米歇尔教授表示,欧盟“多元一体”的格言与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使双方互为理想的合作伙伴,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等关键领域,双方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他表示希望中欧双方能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智慧,并对未来双方关系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应当基于自身特点来考量,不受其他第三方的影响;二是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秉持尊重、透明和真诚的原则管控双方的分歧与差异,以增进相互理解。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欧战略合作行稳致远”的演讲。他表示,50年来,中欧已成为内生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双方相互尊重,坚持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为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然而,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全球化治理严重缺失,美国单边主义和关税政策重挫全球经济秩序,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和局部战争等。他呼吁,中国与欧洲共同位于亚欧大陆之上,理应团结携手,肩负起历史责任,决不能让人类文明和二战以来的成果倒退。亚洲和欧洲以规则为基础的进一步开放,不仅可造福所在地区的企业和人民,也将极大巩固国际多边经济秩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理事长丁奎岭教授以化学反应来形象比喻中欧关系:两个原子保持稳定关系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彼此的距离要短(键长短),第二是要能互补共享(电子配对),中欧的合作也是如此。首先要常来常往,缩短人和人、国家和国家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第二要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深化在教育科技人才各要素间比较优势上的互惠供应模式。

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全球总裁、中欧副理事长埃里克·科尼埃尔(Eric Cornuel)回顾中欧合作历程后指出,中欧双边贸易从1975年的初步探索到如今的全面深入,不仅是由于经济互补性,更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对国际规则的坚守与开放包容的秉持。他特别指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长历程鲜明诠释了这些原则的变革性力量,并表示EFMD通过参与创建学院,见证了学术合作如何发挥桥梁与催化剂作用,为社会创造持久价值。最后,他呼吁中欧双方秉持开放、公平与对话精神,共同为国际稳定与合作奠定基石。

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Jorge Toledo)在致辞中表示,回顾中欧建交50年的关键节点,中国实现了高速增长,欧盟则历经多次变革,目前,欧盟是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紧密。他强调,未来50年相较现在或将截然不同,需要重新平衡贸易与经济关系,秉持公平、公正与平等竞争原则,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深化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中欧公平互惠的精诚合作,对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至关重要。最后,他呼吁双方在全球稳定与繁荣事业中携手共进,将双边关系推向新高度。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教授回顾并展望了中欧关系的过去和未来,他强调,在当今复杂的全球形势下,保持乐观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他指出,“相互尊重”“妥协精神”“开放态度”“沟通交流”与“信任构建”,这些因素对中欧在逆境中把握机遇、共创未来至关重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指出,“致力中欧交流”是学院重要使命之一。学院在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对话、人文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桥梁作用。学院成功打造了一个“世界会客厅”,通过促进国际来访增进互信合作;学院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增进教育与人文交流;学院持续传播中国智慧,打造国际化智库,并通过 “欧洲论坛”搭建政商学界高端对话平台。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中欧在关键领域的对话合作,努力建设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

(作者 陈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政商学界共话中欧合作前景:探索关键领域协同路径,深化互利共赢

陈姗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421.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2:15
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2:15

相关推荐

  • 小米YU7三个型号电池品牌公布

    经观汽车 小米汽车近期公布了其YU7系列车型的电池配置详情,该系列涵盖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三款车型。作为小米第二款新能源SUV,YU7系列在电池技术上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对性能与安全的双重考量。官方数据显示,标准版与Pro版均搭载由弗迪(Fudi)和宁德时代(CATL)联合提供的96.3kWh磷酸铁锂电池,这一电池类型以高稳定性、安全性和适中成本著称。其中…

    2025年6月4日
    2700
  • 煌上煌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战略布局冻干食品领域

    2025年8月12日,煌上煌(002695.SZ)发布公告,宣布拟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立兴食品”)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立兴食品将成为煌上煌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标志着传统卤味企业煌上煌正式进军冻干食品领域。 根据公告,煌上煌与立兴食品股东林解本、王永和等自然人及晟兴投资、众立投资两家合伙企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其合计持…

    2025年8月17日
    800
  • 哪些老街最能吸引外省游客?|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SAE逛吃指数 当一条老街声名远扬,它便成为八方来客心之所向,吸引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纷至沓来。在此次经济观察报政研院联合高德云图发布的《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的数据探查中,我们把一条老街吸引的外省游客的数量和广泛性,作为一个观察维度,来做一番比较。 在剔除掉本省游客后,我们发现,共有28条街区外省游客的占比高于本地游客。其中,福建厦门鼓…

    2025年5月24日
    3000
  • 事关驾驶自动化技术 科技部发布《指引》

    政策速递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3日,科技部官网公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意在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 这份由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文件,遵循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安全优先、尊重生命,公平公正、避免偏见,知情保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在面对…

    2025年7月24日
    2600
  • 农业农村部: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

    农业观察 经济观察网讯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建设政治责任,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制度建设;要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动真碰硬解决问题;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

    2025年7月8日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