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首席观察】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非常时期非常政策

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反复强调“需要更多数据”,而人民币汇率在“五一”假期表现出足够的底气时,中国央行率先出手,宣布“双降”(降准与降息),宽松政策先于美联储落地。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操作利率10个基点,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10项增量政策。

这10项政策可归为三大类: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直接增加流动性供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二是价格型政策,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0%、结构性工具利率大幅下调至1.50%,降低资金价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三是结构型政策,强化对科创、养老、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体现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取向。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护航外贸系列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拓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主体范围”“制定科技保险发展意见”等8项增量政策。

证监会打出“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三大方向组合拳,包括强化中央汇金公司平准操作、推动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完善《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等具体措施。

与以往政策相比,此轮政策既有利率的“全面降”,又有工具维度的“多点发力”,更有三大金融管理部门“同频共振”的协调机制,打破了市场对“政策滞后或犹豫”的疑虑。

上述政策宣布当日,外交部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其间与美方举行会谈。商务部就此表态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这是美联储连续三次会议选择了“按兵不动”。自2024年9月以来,美联储虽已三度降息,累计下调了100个基点,但自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已陷入观望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美国经济正陷入一个由内而外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关税压力推升通胀预期,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而在高利率环境下,财政赤字与增长压力持续加剧,特朗普政府则向美联储施压以求降息。这种干预正在动摇市场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信心,反而加剧通胀预期,从而进一步恶化美联储的政策困境。

程实认为,美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日益逼仄,若持续犹豫,可能会错失对冲经济下行的最佳时点。美联储目前仍维持高度谨慎的政策基调,短期内将继续观测就业与通胀等核心数据的动态,以判断下一步的政策调整时点与力度。

不过,随着经济基本面恶化风险显著上升,市场已开始押注美联储将在6月重启降息通道。工银国际预计,美联储年内或将降息3至4次,累计幅度达到75—100个基点。

当下,美国正深陷“关税—通胀—衰退”三角困局。在美联储与白宫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持续挑战,而美元体系的霸权基础,正因此出现最初的裂痕。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中国打出的这张牌可谓中美博弈下的政策组合拳——它是一次有力度的“宽信用+对冲风险”组合。

在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看来,此轮政策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有计划地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前夕发布,形成“政策缓冲带”。

2025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且4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重回收缩区间(49.4),表明经济动能疲弱,仍有待提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央行主动打出“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组合拳,瞄准消费、科技、民生等关键领域,以期稳定增长与市场信心。

同时,金融政策释放宽松信号,既展示出中国应对经济风险的自主能力,也在为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塑造有利预期。

5月8日,A股主要股指全线收涨,反映了市场对政策信号的积极响应。不过,相较于2024年9月政策引发的普遍亢奋,当前市场反应更为理性。

在金融政策、监管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共振的背景下,中国正在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陆挺判断,5月7日发布的政策“更多是第一步”,若要真正形成经济闭环、化解结构性风险,还需财政端加力协同。

陆挺直言,货币已尽其能,财政必须补位。他建议,下一步需加快财政端的“实质发力”:扩大赤字率与专项债空间,增加逆周期支出;设立中央级消费券,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激活消费动能;解决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问题,提升居民中长期消费能力;鼓励养老金与保险资金入市,缓解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推进减税降费与制度性“保护性财政”等。

(作者 欧阳晓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首席观察】中国央行的“出击”与美联储的“按兵不动”

欧阳晓红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256.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上午11:56
下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上午11:57

相关推荐

  • 市场监管总局:从未委托任何机构(含网站)和个人办理“企业债权兑付”“线上清退”等业务

    经观视点 经济观察网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严正声明: 近期,有违法分子擅自冒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名义,伪造我局印章,制作虚假文件,谎称在我局组织协调下,受托对部分公司的债权进行处理,并以“开展兑付工作”“线上退款”“线上清退”等为名,诱导公众访问虚假办理网址,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和政府机关形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从未委托…

    2025年6月13日
    1300
  • 《最后的晚餐》:凝固五百年的人性密码

    作者 耳语美术馆 在米兰圣玛丽亚感恩教堂的静谧回廊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跨越五个世纪的时光长河,依旧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吸引着无数朝圣者的目光。这幅长 4.6 米、宽 8.8 米的巨作,不仅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当我们凝视这幅画作,看到的不仅是宗教故事的视觉再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一场艺术与科学的伟大对话,以及人性…

    2025年6月10日
    1600
  • 美联储按兵不动 影子美联储主席浮出水面

    关税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面对不确定性美联储继续选择观望。特朗普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影子美联储主席”的计划,以便在鲍威尔卸任前的过渡时期,对美联储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可能很快会在几个热门候选人中浮出水面。 廖宗魁/文 6月17-18日召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4.25%-4.5%不变,自2024年12月最后一次降息后,美联…

    2025年6月27日
    1500
  • 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资产持续扩表 自营及经纪业务助推业绩高增长

    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259.3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归母净利润521.83亿元,同比增长77.79%。整体来看,经纪及自营在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导致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是一季度券商业绩显著提升的主因。 本刊特约 文颐/文 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经纪及自营业务,券商营收实现高增长。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259.3亿元,较20…

    2025年5月27日
    4800
  •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 经过连续九周的阴跌,碳酸锂期货价格正在迎来曙光。 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数据显示,2025年6月6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上涨0.23%,以60440元/吨报收,单周(6月3日至6月6日,下同)涨幅约1.07%。这是近两个月以来该品种周K线图的首次收阳。 但现货市场似乎仍无见底迹象。根据万得数据,碳酸锂(99.50%电,国产,下同…

    2025年6月8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