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竞争日趋激烈、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乳制品行业,迎来乳业龙头财报的重磅发布。4月29日,伊利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其用数字的确定性回应了市场期待。

“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可谓伊利股份此次财报的核心要点。2024年年报显示,伊利股份以“亚洲乳业第一”的体量,交出了一份营收突破1157.8亿元、净利润增长12.2%的年度答卷。

此时的乳制品行业,又一次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其不再单纯注重规模扩张,价值提升才是竞争追逐的大方向。身为中国乳业龙头,伊利股份的财报让外界看到其经营韧性,同时更折射出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

经营规模与质量“双领跑”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并且已经形成乳企龙头、区域性乳企以及地方性中小乳企并存的市场格局。

该产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伊利股份的前身也诞生于彼时,可见其是我国少有的穿越多个周期,秉承“长期主义”基因的乳企龙头。

过去的一年,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伊利股份作为唯一营收超千亿的中国乳企,再一次实现了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的“良性共振”。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15.39亿元。

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数据中,净利润更是亮眼。据财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呈现逆势双增态势。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更多数据正在佐证着“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这句话。

据财报,去年其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这背后显然是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的结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该数字已大大超过净利润规模,意味着其造血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费用管控方面,去年其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个基点至3.86%,销售费用率在2025年一季度更是骤降152个基点。

上述“刀刃向内”的降本增效措施,使公司净利率明显提升。通过主动调整,2025年将是伊利股份轻装上阵、迈入新增长轨道的一年。

若经营质量是硬币的一面,则股东回报是硬币的另一面。多年来伊利股份一直推动实现两者“良性共振”效应。

经营质量的提升,正转化为股东价值的创造。91.4%的拟分红比例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去年伊利股份股东回报总额超过归母净利润,这在A股消费板块堪称现象级表现。

从资本市场的长期视角观察,伊利股份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这实质构建了“业绩增长-现金流充裕-股东回报提升-估值中枢上移”的正向循环机制。这种良性互动在2025年一季度得到延续:在营收微增1.35%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实现24.19%的高增长,印证了其利润释放通道的打开。

全品类矩阵的生态化演进

伊利股份的业务版图,多年来已逐渐形成“基础乳品+战略新品+未来食品”的三层产品架构体系。

据财报,液体乳去年基本盘稳固,其以750.03亿元的营收规模稳居行业第一,且规模优势持续扩大。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液体乳去年看似增长平稳背后,结构升级暗藏玄机:高端低温白奶30%的增速,印证了新的消费趋势;金典品牌持续深化有机定位、安慕希持续领跑常温酸奶赛道,验证了大单品的长生命周期价值。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是伊利股份的另一重头戏。据财报,伊利股份的奶粉及奶制品营收为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历史新高,奶粉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其中,金领冠的双位数增长,与成人奶粉业务的稳居行业第一,两者形成共振。特别是“牛羊并举”战略下,羊奶粉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成功卡位高端细分市场。

冷饮业务去年实现87.21亿元的营收背后,是场景创新的成功实践。绮炫炫玲珑通过“一口食”设计切入办公零食场景,将冰淇淋消费频次大大提升;巧乐兹联名国潮IP推出的限定款,在Z世代群体中引发社交裂变。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这种“产品即场景”的思维,使其冷饮业务连续30年领跑行业,去年也是实现营收、市场份额“双第一”。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新品收入占比超15%,2025年其在口感革新、功能营养突破、消费场景创新等维度持续加码,系列新品受到市场好评。

国内业务板块多点突破的同时,伊利海外业务同步高增,2024年海外业务的主要品类冷饮业务营收增长13%,海外婴幼儿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8%。

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2025年将维持经营利润率向好趋势,实现9%的利润率目标。”4月30日,伊利股份在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伊利股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即通过“品质×创新×数智化”的乘数效应,逐渐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全产业链护城河。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伊利股份的全品类矩阵生态化演进,离不开前瞻性的“一横一纵”战略布局。2025年,伊利重磅加码功能性营养、乳深加工两大战略性布局,抢占产业价值高地。

在“一横一纵”战略布局推动下,横向跨界的典型样本已涌现出来。其与同仁堂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产品叠加,而是构建“中医药+乳制品”的协同创新体系。传统中医的养生智慧,搭载现代乳品的科技力量,品质与健康在这里交汇出新可能。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实现300%的月增速,验证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市场潜力。

纵向延伸方面,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汇聚全球顶尖科研人才,专注乳制品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近期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今年也将建成投产,这标志着企业正从产品创新转向基础研究突破。

系列乳深加工项目的落地,将解决原制奶酪一直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从“一杯奶”到“一块酪”,伊利试图彻底打通从原奶到深加工产品的完整生产链。

向新领域的横向跨界,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一步走进健康消费的未来主场,一步立于产业链价值的全球高地。“一横一纵”间,在当前“扩内需、促消费”的时代语境下,以伊利股份为代表的中国乳业,新增长梯队将加速崛起。

另外,数智化转型已渗透到伊利的全产业链:牧场端,智慧管理系统使奶牛单产大大提升;生产端,AI质检系统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极低级别;渠道端,智能分销系统实现订单快速送达。这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率提升,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大笔的运营成本。

当下,在国家“大食物观”政策指引下,乳制品正从营养补充品转向基础膳食构成。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这背后蕴藏着产业未来巨大的增量空间。

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伊利股份的战略布局已超越传统乳企范畴。其正在以“品质×N”的乘数效应,演绎着中国消费龙头进化的新范式。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053.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午2:18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首批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哪些上市公司受青睐?

    首批获得专项贷款支持的23家上市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股息低PB公司,股息率显著高于贷款利率。第二类是处于行业周期底部的公司,有的业绩已经见底反转。第三类是科技属性强的公司,受政策大力支持,未来前景有望持续向好。 杜鹏/文 10月20日,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首批获得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支持的23家上市公司悉数亮相,披露了公司…

    2025年5月1日
    2600
  • 哪些老街最能吸引外省游客?|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SAE逛吃指数 当一条老街声名远扬,它便成为八方来客心之所向,吸引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纷至沓来。在此次经济观察报政研院联合高德云图发布的《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的数据探查中,我们把一条老街吸引的外省游客的数量和广泛性,作为一个观察维度,来做一番比较。 在剔除掉本省游客后,我们发现,共有28条街区外省游客的占比高于本地游客。其中,福建厦门鼓…

    2025年5月24日
    1800
  • 天风证券前4月IPO数量排名行业第五

    2025年1-4月IPO发行上市已收官!数据显示,1-4月IPO新增发行上市企业共37家,累计募资额达247.45亿元。其中,天风证券(601162.SH)保荐及主承的兴福电子、众捷汽车分别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助力企业上市数量排名行业第五! 兴福电子是2025年湖北省首家成功上市的IPO企业,也是湖北省、市、县三级国资中首家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的国有企业。兴福电…

    2025年5月19日
    2100
  • 经观社论|发展消费要更重视人

    提振消费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政策方向。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在提振消费方面政策频出。比如优化分配机制、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对消费领域的不合理限制等。这些当然重要。不过我们认为,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意识:更重视人的感受。也就是说,提振消费也要以人为本。 人是消…

    2025年5月2日
    2600
  •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CB750型摩托车

    经观视点 经济观察网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授权、委托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S2025M0093V:自2025年7月15日起,召回2024年11月15日生产的部分进口2024年款CB7…

    2025年6月27日
    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