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持续火热。
香港联交所最新股权披露信息显示,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管分别增持了中国太(601601.SH,2601.HK)H股股份,触发举牌线。
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均是国内保险巨头。信息显示,中国平安于2025年8月11日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每股交易均价32.07港元,总持股数量达1.4亿股,占中国太保已发行H股股份的5.04%,触发举牌。
此外,平安资管在2025年8月8日买入中国太保H股110万股,每股交易均价32.28港元,总持股数量达1.38亿股,占中国太保已发行H股股份的5%。
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Wind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中国太保H股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36.43%。8月13日,中国太保H股股价收于34.38港元/股,A股股价收于37.76元/股,A/H股溢价率为20.83%。
受举牌消息影响,8月14日上午,中国太保H股股价涨幅超4%,滚动股息率(TTM)为3.28%。
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管理资产规模达35,426.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据测算,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已经达到1200亿元左右,远远高于股东的投入。
随着利率的下行与权益市场的回暖,面临着投资压力的保险机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自今年初以来,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已超过20次,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次数,创下近5年新高。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邮保险、新华保险、瑞众人寿、长城人寿、阳光人寿、泰康保险、信泰人寿、利安人寿等保险机构纷纷披露举牌信息,涉及的上市公司覆盖银行、环保、科技等领域,股息率水平普遍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是险资举牌的重要标的。今年以来,险资数度举牌银行股,中国平安对银行股更是情有独钟。
自2024年12月起,中国平安以及旗下的平安人寿、平安资管频繁增持银行股H股,并合计持有多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的H股股份。以工商银行为例,中国平安、平安人寿、平安资管三个账户合计持有工商银行过半H股流通股股份。
在华泰证券看来,在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投资压力增大,保险公司需要通过频繁举牌来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同样因为利率下行环境,保险公司还需要更多的股息来支撑现金收益。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股权投资。
(作者 姜鑫)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姜鑫
金融市场新闻中心资深记者,关注保险行业、证券、新三板、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人物报道。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