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视频中回应了关于水果价格高的问题。他表示,商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他认为百果园多年来一直在走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并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对百果园的高价格表示不满,称其水果太贵,甚至有人表示月薪两万也吃不起。对此,百果园解释说,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而真正的好水果则供不应求,这是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简单来说,百果园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对水果品质有要求且不太在意价格的高端收入群体。
然而,百果园所谓的“教育消费者”这一说法却引发了争议。商品本应有不同的等级和价格供消费者选择。如果真的把消费者教育成熟了,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这种说法让人感觉有些居高临下,似乎是为了将低档商品包装成高价产品卖给消费者。
消费者作为一个大群体,确实可能存在盲目购买的情况,但更多时候是商家使用各种手段误导的结果。消费者并不无知,而是商家的营销策略往往更加复杂。难道只有在百果园买水果才是明智之举吗?这显然是一种为高价策略辩护的说法。
百果园试图通过高品质水果来吸引部分消费者,从而脱离低端产品的激烈竞争。然而,近年来一些走高价路线的商家已经翻车,成为过气网红,甚至破产。根本原因在于过度重视营销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比如,“雪糕刺客”钟薛高的案例就值得深思。
目前,百果园尚未完全树立起高品质水果的品牌形象。近年来,公司负面消息频出,被网友戏称为“水果刺客”。据财报显示,2024年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调教育消费者显得不合时宜。商家应该敬畏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消费者追求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水果是一种正常的消费理念。商家可以不迎合消费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是无知的。教育消费者本身未必是贬义词,关键在于引导消费者正确健康消费。然而,百果园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反而可能因市场定位不当而被消费者所教育。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长安街知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