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作者 戴莉娟

7月8日,五月天25周年巡演“#5525 LIVE TOUR [回到那一天]”北京站开票,瞬间引发线上井喷。这一次,五月天将连续12场唱响国家体育场鸟巢,刷新自己在北京的演出纪录,也成为今夏中国演唱会市场最受瞩目的“超级场次”。

这一消息之外,人们不难看到更庞大的图景正在铺陈。演唱会,正日益成为城市拉动文旅消费、激活文化氛围、检验治理能力的一场综合性“热身演习”。而今夏的北京,也因为这场声浪澎湃的演出浪潮,进入了属于城市的“高温经济”时刻。

01当人群汇聚,消费即刻点燃

从北京鸟巢到首都体育馆,从西安奥体中心到杭州黄龙体育场,大型演唱会场馆的背后,已不只是票房本身的热闹,更是围绕其形成的一整条文旅消费链条——吃、住、行、游、购、娱,被粉丝与游客的流动迅速拉满。

以北京为例,任贤齐“齐迹”演唱会现场,粉丝夜间涌入魏公村周边夜市,成为城市夜经济的真实“流量注入”。据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仅一张票背后,演唱会可带动4.5至5倍的综合消费:包含住宿、交通、餐饮、零售及周边消费品购买等多个维度。鸟巢演出期间,周边高星酒店价格上涨30%–60%,部分平台早在演出开始前一周即显示“满房”。

不仅是北京,杭州五月天演出三日间共吸引观演人次超10万,带动消费近亿元;苏州JJ20演唱会则拉动超过7亿元消费增量,其中逾半来自跨城粉丝;西安TFBOYS十周年演唱会吸引海内外粉丝涌入,带来超4亿元旅游收入和高达50倍的酒店订单增幅。

而眼下,北京接下来的12场五月天演唱会无疑将把这种“文旅+音乐”的聚合效应推向高潮。除了演出主场外,粉丝还将涌入周边地标、文创市集、夜市、livehouse等新型消费空间,为城市夜生活注入真实的“留量”。

02从流量爆发,到治理能力的综合检验

演唱会的背后,城市并不只是承接方,更是主理人。如何疏导交通、安排接驳、调动运营、延长服务——一次大型演出,其实是一套城市治理能力的“全流程演练”。

北京在五月天演唱会开票前已启动相应应急机制:包括轨道交通末班延长、热门演出日夜间公交加班、主干道交通调度优化等。小红书与大众点评也同步上线“五月天北京演出打卡地图”,联动餐饮、住宿、景点进行优惠组合,为城市打造了一个“可游、可买、可住、可分享”的消费闭环。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日前,北京多处地标公园与景点亮相任贤齐、五月天等音乐人公仔。“北海池畔的五月天”“居庸关长城的任贤齐”,这些“露天打卡点”成为城市新景,迅速在线上掀起热潮。北京旅游集散中心还推出“五月天打卡观光专属巴士”,带粉丝串联音乐雕像、演出地与热门打卡地,为城市构建起一张“音乐地图”。每条线路发布后,在官方小红书吸引几千点赞与评论,粉丝留言“终于有追星的理由游北京” 。与此同时,文旅部门整合演唱会票根推出联动优惠政策,如持票游景区、博物馆免费夜场等,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消费的层次与路径。

这种演唱会与城市地景的深度绑定,已超越“场馆消费”,让城市本身与粉丝行为发生场景交融,直接提升了北京作为“文化目的地”的吸引力与传播力。

可以说,一场演唱会考验的,不只是舞台之上的表演者,更是城市服务的流畅度与系统联动的协同力。从交通到安保,从环境管理到商业配合,北京乃至其他城市都在通过一次次“文化集结”,不断升级公共服务能力,也为后续大型活动积累治理经验。

03从短时热度,到城市品牌的长期资产

演唱会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当下。它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感知的窗口,更是年轻一代情感认同的切口。不少歌迷表示:“不是因为在北京开,而是因为五月天才来;但来了北京,就真的喜欢上了这座城。”这句话,正在演变为一种文化逻辑。

一场演出,不只是对城市“硬件”的考验,也逐渐演变为城市“软实力”的延展。从粉丝打卡的城市地标,到散场后在胡同里偶遇的深夜酒馆;从夜市摊边的纪念票根交换,到社交平台上的#五月天北京站#热门话题……音乐已悄然嵌入城市日常,而城市,也借此在年轻群体心中烙下文化印记。

各地政府也逐步意识到,演唱会不是“一次性刺激”,而是可以沉淀为文旅产品与城市IP的资源。例如太原任贤齐演唱会期间,官方发放夜游景区免费门票、联合电商直播进行地方特产售卖,直接实现城市经济与流量资源的二次转化。成都、长沙等地也开始用“演出+城市游”的融合套餐,打造文旅“组合拳”。

北京同样不例外。围绕演出搭建的消费场景、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正成为城市文旅数字转型的试验场。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事件最终可能沉淀为“城市记忆”,成为粉丝愿意“重返”这座城市的理由。

结语:

在演出热潮频繁刷屏的2025年夏天,我们或许应换一个角度看演唱会。它不只是文娱消费的高潮时刻,更是一次城市服务、文化力与消费活力的综合展演。

一张演出票,带来的不仅是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更是城市形象的一次“情绪触达”、城市治理的一次“系统验证”、城市文旅的一次“内容打包”。

而当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个新的命题:城市的未来,也许就在这些旋律中,被一遍遍记住、热爱、再访。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1278.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7月8日 下午2:10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瑞信证券正式更名,北京证券“重现江湖”

    7月23日,方正证券(601901.SH)公告称,瑞信证券于7月23日完成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上述公告称,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证券”)。 这起历时近一年的股权出售案落幕,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国资公司”)成为北京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比例为85.01%;原控股股…

    2025年7月24日
    1500
  • 跨界收购失败3个月后 慈星股份又看上了这家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公司

    经济观察网讯 5月19日晚,慈星股份(300307.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沈阳顺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沈阳顺义”)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开市时起停牌。 慈星股份表示,本次交易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尚存较大不确定性。 官网显示,沈阳顺义成立…

    2025年5月20日
    3700
  • 降息驱动无风险利率下行 银行股红利逻辑获加持

    此次存款利率下调与LPR调降呈同步性,银行负债成本下调空间打开同时缓解了息差压力。受资金成本降低的影响,银行对债券配置的要求回报率同步下降,驱动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下行。 本刊特约 杨千/文 近年来,国有大行付息率抬升,2024年开始和中小银行同步下移,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降幅扩大。2024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加权付…

    2025年6月10日
    4100
  • 东方甄选网络侵权案终审胜诉 网络“黑嘴”可休矣!

    作者 李强 5月23日,东方甄选(01797.HK)发布声明称,近日就东方甄选与崔某网络侵权纠纷案,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崔某上诉,维持一审原判。根据判决,崔某须在相关抖音账号发布并置顶道歉声明,向东方甄选赔礼道歉,并赔偿东方甄选3.6万元。 法院认为,崔某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均无不当,依据《中华人…

    2025年5月23日
    2700
  • 赤峰的氢能“远景”

    7月8日,远景能源在赤峰投资的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据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项目采用电解水制氢工艺,由工厂附近的上百台风机与数百兆瓦光伏板供电,经上百台电解槽生产氢气,再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该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 张健说,远景能源之所以选择内蒙古自治…

    2025年7月12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