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灯光造型有何深意 硬光打造历史质感

在影视灯光发展史中,硬光曾是黑白电影时代的主流造型手段,其强烈的方向性与高反差可以塑造较为立体的银幕形象。随着影视技术与照明设备的发展,柔光凭借其亮暗过渡均匀、弱化细节纹理的特点,加之对人员在现场工作的强度大幅降低,逐渐成为营造舒适观感的主流方法。而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却构建起以直射光和高反差为主要视觉特征的摄影照明造型体系。该剧在追求历史真实感的同时,通过独特的灯光造型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故事氛围,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长安的荔枝》灯光造型有何深意

写实主义的摄影造型理念在于追求视觉内容的再现与还原,如何通过灯光设计呈现历史质感成为创作者们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在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灯光造型抛弃假定性原则,以严谨的逻辑尽可能还原历史样貌,为剧集增添了鲜明的时代感,最大程度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故事主要发生于六月岭南地区,因此剧中的日景以直射光、硬光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表现烈日下的炎热感。这种以硬光为主导的灯光质感奠定了全剧的基本影调,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持续感受到炙热与粗犷的环境氛围。有评论称“太阳距离演员应该不超20米”、“感觉回到了后羿还未拉弓的时候”,有效达成了写实还原的创作目的。正如该剧摄影指导刘冬所说,“希望用直射光、硬光、高反差让观众能够感觉到晒、体验到热,进而产生对人物的共情”。

《长安的荔枝》灯光造型有何深意 硬光打造历史质感

硬光的运用不仅突出了环境的真实感,还在人物造型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剧集运用硬光将人物形象的五官轮廓、肤质以及服饰的质感鲜明地勾勒出来,例如皮肤上的汗珠、分泌的油脂还有粗糙的纹理等,符合当时年代、环境下的人物形象;服饰细节也在硬光下得以强调,粗糙脱色的布衣与光滑的绸缎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直观的视觉效果不仅增强历史真实感,还通过细节传递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与阶层地位。

《长安的荔枝》灯光造型有何深意 硬光打造历史质感

《长安的荔枝》中的灯光方向与光位设计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写实主义色彩。为了模拟南方夏季日光的直射效果,剧中日景画面的光位普遍较高,确保了视觉上的连贯性并提升了拍摄效率。侧逆光成为了强化人物的立体感和画面层次感的主要光位选择,侧逆光下人物面部留有鲜明的轮廓阴影,使角色的五官更加立体,从而提升视觉美感。在部分场景中,侧逆光不仅勾勒出发丝、肩线等细节,更突出人物的轮廓,将角色从高亮度的背景环境中有效分离,显著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与视觉层次。此外,灯光光位与方向也具备一定的表意功能,因为李善德是在一个困境当中,因此画面呈现中还存在大量顶光等特殊光位,以顶光直射李善德面部,增强面部上下部分的亮暗对比,外化了角色内心的无助与不安;还有在岭南人民的群像处理上,以相对较高角度的顺光照射人物,刻意弱化面部立体感并照亮其愁苦表情,突出人们遭受的压迫,传达出底层人民在权力下的无力。

《长安的荔枝》灯光造型有何深意 硬光打造历史质感

在《长安的荔枝》中,大量运用的直射硬光决定了硬调的视觉基调,画面中存在明显的光影反差。反差、光比等造型元素不仅增加了画面层次感,更助力强化故事的情感张力和人物的内心表现。一方面,剧集中人物与环境的亮暗反差,在突出视觉主体的同时也有助于营造此时的画面氛围,例如李善德在写遗书时,其坐于昏暗室内,人物被一束烛火照亮,环境被阴影吞噬,角色与环境间的亮暗差异隐喻其当前的困境与孤独;反之,在部分场景中,人物处于较暗的区域,而背景则被强烈的光照亮,这种反差渲染了人物的无助和对光明的向往。另一方面,人物面部光比也是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绪的重要因素。剧集画面呈现中,人物面部光比多数时候依照具体天气、环境条件控制在1:2至1:8之间,大光比下人物面部明暗分明,常用于表现紧张、冲突的情绪适配于处于强直射光下的状态;小光比下人脸明暗过渡相对柔和,多用于营造平和、内敛的氛围,契合相对柔和的散射光环境。为渲染特定情绪或凸显人物特质,人物造型还可在符合光源逻辑的前提下采用极端光比。例如空浪先生的回忆场景,太监意图加害冬雪,在室内烛光环境下,太监角色面部光比呈现大约为1:16,这种极端的光比设计一方面符合烛火点光源衰减快、光域小的特征,另一方面突出角色病态、阴鸷的特点,营造出强烈的压迫感;还有在李善德运荔枝受挫,走投无路时的人物造型,阴天屋檐下其面部光比近乎1:1,此时刻意压平的光比,映射出人物内心的绝望与无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不同角色间的明暗反差、光比也表现出其中的对立关系。例如郑平安初入岭南时与赵辛民的交谈过程,一人置于屋内阴影当中,另一人站立于窗外直射光下,尖锐的明暗对比直观表现出二人立场的对立与潜在的权力差异;在左相与右相对峙画面中,画面设计避免二人同处于相同光照下,刻意安排右相向光站立而左相背光,左相与右相面部亮度的显著差异在视觉上直观体现出二人的主次、权力立场的冲突以及命运的不同。

《长安的荔枝》的色彩运用展现了其写实主义的美学追求。色彩不仅是环境再现的工具,更承载着一定的叙事与情感表达功能。剧中日景的色温模拟正午阳光的自然白光,确立画面明朗的色彩基调;而在黄昏时分,灯光的色温调整为温暖的橙红色,营造怀旧之感,体现叙事层面的人性温度;在夜间则以清冷的蓝调月光为主,传递冷冽、神秘的氛围。这种色温的变化不仅让画面更加贴近自然光源,也将色温同叙事相结合,例如郑平安与李善德的夜间对话场景,郑平安身处屋内,画面整体以烛火的暖色为主;李善德立于屋外月光下,画面整体以月光的冷色光为主,郑平安身处的暖色区域暗示其身处权力结构内,并以带有欺骗性的人性关怀面对李善德;李善德身处的蓝色区域则象征其暴露于外部压力与冷酷现实下孤立无援的处境,这种冷暖色温并置对立的视觉设计符合现实灯光逻辑并直观展示二人对立冲突,强化叙事张力。

透过《长安的荔枝》的灯光造型设计,我们得以理解写实主义在历史题材剧集中的应用。剧集中的灯光造型设计不仅追求写实之美,更是通过光影传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表面之下暗含的社会矛盾。无论是日景的烈日炎炎,亦或是月光下的烛火摇曳,灯光造型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叙事性与表现力,《长安的荔枝》不仅通过视觉上的精妙设计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画卷,更通过光影的交织,使观众在每一帧画面中感受到角色的情感起伏与历史的沉重气息。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天目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1091.html

(0)
天目新闻的头像天目新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2:14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2:15

相关推荐

  • 赵心童晒世锦赛冠军奖杯 历史性突破

    显示图片赵心童晒世锦赛冠军奖杯-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中国斯诺克的历史性突破,赵心童发博晒图:让大家看看你美丽的容颜。2025-05-11 09:23:43

    2025年5月11日
    1600
  • 机构把代孕者美化成志愿者 被包装的罪恶

    在互联网的隐秘角落里,代孕产业链像一条吞噬人性的巨蟒,盘踞在法律与伦理的灰色地带。那些被包装成“助孕服务”“爱心捐赠”的广告背后,是无数女性被物化的身体和被践踏的尊严。今天,我们揭开代孕黑产的伪装,解码那些看似无害的“黑话”,看看“卵妹”“孕妈”“志愿者”这些标签背后隐藏的血泪与罪恶。 在代孕黑产中,“卵妹”是供卵者的代称。她们的年龄通常限定在18至25岁之…

    2025年5月17日
    1700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音频版图再扩张 填补非音乐内容短板

    腾讯音乐计划以约207亿人民币全资收购喜马拉雅。这一举动在喜马拉雅多次冲击IPO未果、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尤为引人注目。腾讯音乐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弥补其在非音乐内容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其在长音频领域的领先地位。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喜马拉雅及其他相关方签署并购协议及计划。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的全资子公司。为完成此次全资收购…

    2025年6月15日
    1300
  • 22元吃自助!海底捞被打工人逼得开始卖盒饭了

    6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海底捞部分门店上线22元自主午餐,包含热菜3款、凉菜3款、水果1款、饮料2款、主食2款,供应时间是12点-15点。 门店要求是不限量供应,但是不能浪费,每浪费20g收取费用20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短期内可能无法通过大规模开设门店实现业绩增长的情况下,海底捞正在尝试通过将产品细分化的方式,找到新的增长点。…

    2025年6月12日
    1500
  • 麦田起火农机手一个动作帅炸了:救的不仅是麦子,更是他们的希望

    月18日(采访)湖北襄阳。麦田着火老人拿树枝扑救,农机手看到后立即开着收割机过去帮忙,转了一个圈把土旋起来阻止火势蔓延,“救的不仅是麦子,更是他们的希望”。

    2025年5月20日
    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