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眼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新征途:加速向全球贸易融资货币、储备货币“进阶”

外资银行眼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新征途:加速向全球贸易融资货币、储备货币“进阶”

4月美国出台“对等关税”举措后,渣打银行董事总经理兼人民币国际化团队主管吴雅思明显感受到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使用热情进一步升温。

“在6月18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金融展期间,我们遇到一些非洲金融机构,他们特意要求我们坐下来继续讨论人民币的应用。”她告诉记者。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张荧对此深有感触。

她向记者指出,在美国出台“对等关税”举措后,越来越多中资企业纷纷在海外投资建厂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布局同时,都愿使用人民币进行ODI(境外投资备案),带动人民币在跨境投资方面的需求持续加大。

“近期我们经常与非洲分支机构同事讨论,如何围绕中资企业在非洲业务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人民币投融资需求,目前一个明显趋势是,银行相关产品的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张荧强调说。

汇丰环球支付方案部本地及创新支付产品环球总监孙雷向记者表示,在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大挑战的形势下,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重塑是全球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的使用可以加强全球企业运营效率与成本管理,尤其对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中资企业而言,积极使用人民币有助于他们减轻汇率波动影响,降低结算成本与提升资金效率。随着境内外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投融资领域的使用充满增长潜力。

记者注意到,如今的人民币,不仅仅是日益流行的全球贸易结算货币,更向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信贷货币、储备货币等多重角色加速“进阶”。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人民币跻身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去年跨境收付额达到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正将更多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在近年全球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的趋势下,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的占比持续下降,与此对应的是,人民币、黄金等资产的占比则相应增加。

吴雅思向记者表示,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下,各国央行都在寻找非美元资产进行投资。中国作为众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后者增加人民币储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尽管中国国债收益率低于美国等某些国家国债,但中国国债与全球债券的相关性较低,就全球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风险管理而言,海外央行与其他资管机构配置中国国债,将是他们分散资产组合风险的一项有益选择。”她指出。

向贸易融资货币、储备货币“进阶”

作为渣打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吴雅思见证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与跨境支付领域的迅猛发展。

“过去三年期间,人民币的国际应用场景明显拓展,尤其在国际贸易结算与跨境支付领域的交易规模较三年前,实现翻倍增长。”她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发现境外企业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的意愿持续提升。

这背后,是以往市场存在利差时,境外企业会选择低息货币进行融资,再将它兑换成本币或美元进行贸易付款,但是,随着中国与众多国家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境外企业不再将人民币视为“低息融资货币”,而是通过贸易融资获取人民币头寸,用于与中国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与商品采购的结算货币。

吴雅思透露,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之所以日益受欢迎,还与人民币在境外的流动性持续增加有着密切关系。这令境外企业通过贸易融资获取人民币变得更加便利,并逐步养成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融资的习惯。

“不少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本地企业还在贸易融资、中长期贷款环节积极运用人民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还有一些非洲企业直接希望能得到中长期人民币贷款用于向中国企业采购商品。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融资付款的习惯正在持续巩固,即便未来利差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他们使用人民币的习惯。”她告诉记者。

孙雷向记者透露,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融资需求日益增长,香港金管局推出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支持措施,有助于增加境外市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资金供给,进一步满足境外企业的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指出,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开展贸易再融资业务,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

一位外资银行跨境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随着境外市场人民币供给量持续增加,未来境外企业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操作热情也将“水涨船高”。究其原因,一是人民币融资利率明显低于美元,令境外企业用于贸易付款的融资成本明显减少,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平稳,令海外企业对贸易融资操作环节的汇率风险担忧相对较低。

张荧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能实现可追踪,与贸易融资所需的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信息穿透“相契合”,有助于提升银行的信贷风险管控与反洗钱合规操作等。

记者注意到,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地位持续提升之际,越来越多国家央行正将更多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作为储备货币。

数据显示,已有逾8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吴雅思向记者表示,当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不超过3%,相比中国在全球贸易规模的较高份额存在明显差距,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的提升空间非常大。

“我们相信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规模会逐步增加,因此我们会与一些海外央行分享中国国债市场的最新资讯与投资经验,帮助他们将更多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资产与储备货币。”她表示。目前不同国家央行对中国国债的投资经验差异较大,有些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有些对中国国债投资相对陌生,渣打银行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熟悉中国国债投资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新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积极使用人民币,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在人民币结算、投融资、货币储备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的新挑战。

张荧告诉记者,当前国际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管理人民币头寸与美元头寸方面的策略有所不同,比如由于海外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相对较低,他们会更严格地要求人民币资产—负债相匹配;相比而言,由于美元流动性相对较高且方便获取,他们会在一定程度允许美元资产—负债存在错配。因此,如果海外人民币流动性能得到持续提升,国际性银行更有底气允许人民币资产—负债存在些许错配,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规模。

吴雅思向记者透露,为了提升人民币在海外某些国家地区的流动性,目前渣打银行会调拨境外人民币头寸,向东盟、非洲、中东等分支机构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以满足当地人民币业务需求,吸引更多境外机构与企业更大力度地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结算与投融资。

“此外,国内人民币流动性如何更好地支撑中国非工作时区以外的海外市场人民币结算需求,需要中国相关部门搭建更完善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张荧指出。一旦境外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增加,如何让境外机构与企业更愿持有人民币资产,考验金融机构能否提供丰富的人民币投资品种与避险产品。尤其是随着中资企业积极出海,未来境外人民币头寸的投资与避险需求将呈现线性增长,所以在人民币投融资与理财等方面,金融机构需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境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多样化。

吴雅思向记者直言,要让境外机构更长期地持有人民币资产,还需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变现能力”,让境外机构能通过人民币资产质押融资等多元化资本操作,提升自身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水准。

“近年,相关政策正持续开放,日益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操作习惯。今年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可以用债券通项下(北向通)的中国国债作为抵押品,在香港开展人民币回购业务。近期,伦敦清算所开始接受以欧元及美元计价的中国国债作为合资格非现金抵押品,为金融交易提供担保等。未来,会有更多的开放措施出台,比如交叉货币回购(cross-currency repo)等。”她指出。

(作者 陈植)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外资银行眼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新征途:加速向全球贸易融资货币、储备货币“进阶”

陈植

长期关注银行、保险、外汇、黄金、企业出海、科技金融、产融结合等领域报道,敏锐深入洞察全球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前景。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0141.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2:21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104天央企整合完成 康佳集团市值重回百亿元以上

    7月21日晚,深康佳A(000016.SZ,下称“康佳集团”)发布公告称,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已经实施完毕,公司总股本不变,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东为磐石润创(深圳)信息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磐石润创”),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润”),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经过104天的…

    2025年7月22日
    1500
  •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政策速递 经济观察网讯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在生产、流通、平台广泛抽取样品,共计1.6万余批次。 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民生属性。儿童学生用品仍然是抽查重点;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产品抽查批次数大幅提升;围绕保障新兴产…

    2025年6月21日
    1600
  • 开盘跌停,嘉应制药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5月29日,嘉应制药(002198.SZ)开盘跌停,截至发稿,跌8.21%,报6.15元/股。 5月28日晚,嘉应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嘉应制药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内部控制存缺陷 4月26日,嘉应制药发布的《…

    2025年5月29日
    2600
  • 逆向投资中国联通复盘

    通过企业调研和财务分析,我认为2022年初的中国联通严重低估,与当时的市场认知存在显著的认知差,于是逆向投资,收获丰厚回报。 本刊特约 梁勇/文 我在2021年开始关注电信行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行业已出现经营拐点,其中“最弱小”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H股的估值最低,成长性最好。 于是我在市场悲观时逆向建仓联通H股,在底部再加仓,先后经历错杀反弹行情、高息…

    2025年8月14日
    800
  • 科技巨头超聚变借壳上市猜想

    “直接IPO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可能需要2到3年,等不起。”河南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超聚变”)一名了解情况的人士,认为“借壳上市”是超聚变现阶段的最好选择。 在中国算力行业,超聚变这家科技巨头,在服务器及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具备较强话语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曾是华为子公司,2021年因外部因素等情况被剥离,转由河南国资委旗下的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控…

    2025年5月29日
    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