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量产在即

钙钛矿量产在即

“2016年、2017年跟大家讲钙钛矿的时候还没人信,只有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拿了钱愿意投资。现在无论是原有的光伏企业,还是跨界者都看好钙钛矿。”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说。

2010年博士毕业后,范斌便投身新型光伏电池的研发工作,并成立了厦门惟华光能,是国内最早从事钙钛矿研发与产业化的人之一。2016年底,厦门惟华光能被协鑫集团收购后,成为该集团旗下协鑫科技独立运行的子公司。

过去三年间,钙钛矿因其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单结电池极限为33%,叠层电池为45%),受到光伏业内的热捧。头部光伏企业均宣称在钙钛矿上投入不菲,并持续刷新实验室纪录,把钙钛矿从平方厘米级别做到平方米级别,光电转换效率从10%+做到20%+。初创企业也相继进军,力求把握下一个风口。

2025年被认为是钙钛矿量产的元年。根据公司官方信息,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均投建 GW(吉瓦,1GW=1000MW)级产线。此外,各家企业也开始摸索钙钛矿的市场空间——考虑到光伏电站市场的“内卷”,在钙钛矿领域,一些企业一开始就将市场目光转向了更偏向消费端的领域。

在范斌看来,企业对钙钛矿的热衷,在于已经意识到投资晶硅几乎都是亏损,而光伏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钙钛矿成为“唯一的选择”。

但这是否又意味着钙钛矿领域将形成一场新的“内卷”?对此,范斌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短期内不会,因为“钙钛矿比晶硅复杂很多”。

量产在即

近三年来,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和能源企业涌入钙钛矿领域。经过持续的研发和改进,2025年行业陆续传来量产产线落地的消息。

协鑫光电已经添置了GW级大规格钙钛矿叠层组件生产基地,预计年内落地500MW(兆瓦)产线,协鑫光电方面称,这是目前唯一兼顾了大尺寸和高效率的工业化产线。

仁烁光能宣布有两条500MW产线,计划在年内跑通,并于2026年春节前投产;纤纳光电宣布有两条500MW产线,今年6月启用,计划在年内跑通。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科技、天合光能、正泰新能、华晟新能源、阿特斯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有的已经建成百MW级产线。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曾表示,今年拟建钙钛矿中试生产线。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曾表示,目前已建成100MW钙钛矿产线,预计将于下半年交付首批实证组件,探索异质结和钙钛矿叠层的技术路径。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称,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可达43%,被公认为是突破单结晶硅电池效率极限的主流技术方案。隆基始终强调钙钛矿与晶硅技术的互补性,未经长期可靠性验证的技术,都不会盲目量产。隆基提出“创新+协同”战略,一方面加大钙钛矿、氢能等前沿领域投入;另一方面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打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技术落地。

通威股份表示,其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4.17%,已经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设备选型论证及布局规划。

中国石油、中国中核、明阳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京东方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也跨界布局钙钛矿,加速启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的产线建设。

产业链企业也有所动作。光伏设备龙头企业迈为股份在今年5月31日发布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表示,拟募资2亿元投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快速抢占市场先机,满足下游客户产能建设需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迈为股份表示。

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许多钙钛矿企业将路灯、车棚等作为自己的应用场景,它们寄希望于通过切入原有晶硅电池难以覆盖的场景,实现钙钛矿的规模化应用。同时,由于越小面积的钙钛矿越容易研发和生产,这一路径对于初创企业更加友好。

范斌认为,这些应用场景肯定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但这些市场本身体量并不是很大。

因此,协鑫光电选择的是直接在光伏电站中替代晶硅组件。2023年12月25日,华能青海兆瓦级钙钛矿光伏电站正式投运,一期容量约1MW,后续可扩充至4MW,采用协鑫光电2mx1m尺寸的钙钛矿组件。

范斌向记者介绍:“该电站已经运行超过一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功率)衰减。”

范斌认为,一方面,光伏电站所需的是大尺寸组件(平方米),研制难度更高,协鑫光电在完成大尺寸组件开发后,针对小尺寸需求,“只要切成小块就行”;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电站技术的发展,光伏电站对于组件的需求也在转变,现在更关心光电转换效率,而不是成本。

据范斌介绍,现在光伏电站的组件成本占比越来越低,仅占10%左右,BOS(土地、支架等)成本占比越来越高,达到90%。组件成本的进一步压缩,对于整个光伏系统的降本影响很小,“比如一个系统造价10元,组件成本是0.7元还是0.8元,没什么影响”。

“但如果把光电转换效率提升,那么系统造价就会大幅度下降。”范斌表示。

市面上已经量产的晶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均未突破26%。在SNEC期间,多家光伏企业发布了各自的最新款晶硅组件,比如隆基发布的HIBC(高低温复合钝化背接触技术)组件效率为25.9%,晶澳科技发布的组件最高效率为25.5%,晶科科技为 24.8%,天合光能为25.5%。而理论上,钙钛矿单结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极限为33%,叠层电池能达到45%。

范斌告诉记者,理论上钙钛矿的生产成本比晶硅要低。不过,现在协鑫光电的产品成本还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其产能规模还比较小。目前协鑫光电只有一条100MW的钙钛矿产线,“设备和原材料都很贵”。据范斌介绍,该产线订单已经接满,年销售额有望达到千万元级别。

“每个月都在发生技术革新”

过去两三年间,晶硅光伏经历了从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电池)到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BC(背接触电池)和HJT(异质结电池)的技术路线转变。

这三种技术路线均相较PERC都具备性能优势,彼此之间难分伯仲,最终结果是TOPCon取得了超过70%的市占率。

但TOPCon陷入了严重的增量不增利的困境。过去三年间,国内新增TOPCon产能近1000GW,是全球总需求的两倍多,导致组件价格一路下滑至成本线以下,几乎所有企业都出现了亏损。

光伏行业进入“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供给端,光伏的产业技术已成为行业的通用技术。想要建一座具有生产能力的光伏组件厂,门槛并不高,有些光伏设备厂甚至提供“交钥匙”服务。

在巨头们和设备生产商陆续入场的背景下,钙钛矿这一技术路线是否会重蹈覆辙?

范斌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短时间内没有看到钙钛矿会像TOPCon一样进入“内卷”的趋势,因为“钙钛矿比晶硅复杂很多”。

范斌说,晶硅在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大幅度的材料改进,始终是硅料、硅片,而钙钛矿的原料则由不同分子结合而成,每一个新的配方都是一款新产品。

因此,一旦钙钛矿出现原料上的变化,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都需要进行适配,这就要求设备具备很强的柔性化生产能力。

“晶硅从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电池)到TOPCon,仅加了一层薄膜,原料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加了一层工艺,这种层面上的技改,在钙钛矿行业每个月都在发生。”范斌表示。

钙钛矿制备完成后,叠层又是一道难关。理论上钙钛矿单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仅为33%,远低于叠层的45%,几乎没有企业会选择单结技术路线。

叠层意味着把两个电池叠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由于电池两端均发电,必须对两端进行精准地控制才能实现高光电转换效率。

范斌告诉记者,2018年以前,他们团队也做过不少把钙钛矿涂在晶硅上的两端叠层技术路线的试验,但后来彻底放弃,转向先把钙钛矿和晶硅电池分别涂在玻璃上,再进行叠层的四端技术路线。

“我们认为四端技术路线效率高、稳定性好,此外还可以兼容TOPCon、BC、异质结等技术。”范斌表示。

因此,范斌认为,无论是TOPCon、BC还是异质结,都不是对光伏电池本质上的创新,而钙钛矿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且上升空间非常大,“当一个产品没有上升空间时,就会‘内卷’,钙钛矿也许十多年后会到这个阶段”。

(作者 潘俊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钙钛矿量产在即

潘俊田

产业与政策中心记者 关注能源与制造 欢迎联系panjuntian@eeo.com.cn,微信z13463578996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9742.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21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25年6月21日 下午4:21

相关推荐

  • 中国利率水平判析及国际比较

    近些年中国利率中枢明显下行,目前中国利率处于全球政策利率的中位水平。但我国自然利率处于下行周期,实际利率水平依然较高,利率依然有下行压力。 本刊特约 王俊 赵怡文/文 利率水平的国际对比 中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关键利率下调。2024年央行先后四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降低法…

    2025年5月23日
    3900
  • 山东政商要情(7.28—8.3)

    1,山东2024年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 达到10,368亿元 7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 山东省审计厅副厅长王玉强介绍,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完成设备更新投资4763.4亿元,带动汽车销售超千亿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

    2025年8月3日
    1000
  • 苹果发布二季度财报 大中华区收入下滑

    苹果发布二季度财报,图为苹果门店(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讯 日前,苹果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二财季(截至今年3月底)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 按照产品线划分,iPhone依旧是本季度营收第一来源,该产品线收入468.4亿美元,同比增长2%,占总营收的4…

    2025年5月12日
    2800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M1000R、M1000XR系列摩托车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S2025M0065V: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9月27日至2024年12月3日之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1000R、M1000XR系列摩托车,共计72辆。 …

    2025年5月23日
    3900
  • “乘数效应”打造10万亿市场 海洋经济成中国经济增长“蓝色引擎”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劈波斩浪,一季度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今年两会“深海科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1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海洋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2025年7月20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