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定期不如买国债?

存定期不如买国债?

6月10日,新的一期储蓄国债发售。

当日下午,90后的北京白领李先生登录手机银行客户端,发现当日已无可购买额度。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后续交易日应该还有额度,让他继续关注手机银行客户端。

6月11日和6月12日,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陆续放出额度。不需要“抢购”后,李先生又开始犹豫了,因为本月开始,储蓄国债的利率下调了。

6月12日,招商银行朝阳区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当日还有储蓄国债份额,网点和手机端均可以认购。6月发行的储蓄国债利率下调了,此前多期储蓄国债都在首发日售罄。

根据财政部发布公告,6月10日至6月19日发行2025年第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下称“第三期国债”)和2025年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下称“第四期国债”)。

6月发售的储蓄国债相比今年前几个月的利率下降了30个基点。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6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1.7%,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现在才知道前几期的国债利率有多香。”李先生感叹。财政部在2025年的3月、4月、5月、6月均发行了储蓄国债,其中3月、4月和5月发行的3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1.93%,5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近期政策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接连下调,储蓄国债利率也跟随下调,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储蓄国债利率不断下调,但相比较银行存款利率仍具备优势。

存定期不如买国债?

北京某银行网点展示板

爱上储蓄国债

4月10日,是2025年第一期储蓄国债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的发行首日。当天早上,李先生的朋友感叹:“2%的5年期电子式国债,如此火爆,工商银行都没坚持过1分钟就售罄了。”

4月发行的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李先生的朋友早在2020年开始在手机银行购买国债,当时2020年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年利率为3.97%。

李先生是一位90后,工作之余经常研究投资哪种存款或者理财比较划算。购买国债的朋友的经历,让他也开始关注储蓄国债。同时,他也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购买储蓄国债,讨论如何“抢购”储蓄国债等。李先生将其戏称为“年轻人开始爱上老年专属国债”。

不过,从此前财政部发行的储蓄国债来看,利率也在逐年下降。财政部于2022年7月、2023年6月和2024年6月发行的储蓄国债中,3年期限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2%、2.95%、2.38%,5年期限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37%、3.07%、2.5%。

现在李先生看着朋友的储蓄国债持有账户羡慕不已,感叹“利率真香”。但是他也告诉记者,当时市场上还有很多比3.97%利率高的产品,有的大额存单利率能到4%。

电子式储蓄国债还因为其每年付息、计息方式灵活等特征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根据财政部公告,第三期国债和第四期国债发行期为2025年6月10日至6月19日,2025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其中,第三期国债于2028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第四期国债于2030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在多位投资者看来,与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部分按照活期存款计息”的规则相比,储蓄国债尤其是电子式储蓄国债的计息方式更为灵活。根据公告,从第三期国债和第四期国债发行首日开始计算,投资者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四期国债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

3年期2%存款利率较为罕见

在北京东三环南路附近的徽商银行网点贴着“三年1.95%的”大字海报,非常醒目。

“我们的存款利率在业内属于比较有竞争力的,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都是1.95%。”徽商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随着5月20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其中多家大行的3年期和5年期挂牌定存利率分别下调25基点,降至1.25%和1.3%。

冯琳表示,尽管储蓄国债利率不断下调,但相比较银行存款利率仍具备优势。可以看到,经过新一轮下调后,目前六大行3年期、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已经降至1.25%、1.3%,明显低于同期限储蓄国债利率。对于追求保本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储蓄国债仍具备一定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多家银行网点的展示板上,除了标明最新的存款利率外,也有“国债开售,先到先得”的提示。

目前,市场上高于年化2%的存款产品已较为罕见。以工商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显示,目前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最高可至1.55%。6月12日,北京朝阳区一家工商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表示,现在存款利率一年比一年低,向记者推荐了一款6年期“保本理财”,利率可达2.3%。但实际该产品为保险产品。

相比国有大行,许多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更高一些。因此,多位投资者认为,相比储蓄国债的利率,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更有优势。

相比国有大行,目前中小银行是否面临的揽储压力更大?“就我们银行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揽储压力。因为银行体量小,目前收支比较平衡,有时存款太多反而是压力。”一位中小银行总行人士告诉记者。

冯琳认为,在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广谱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储蓄国债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

(作者 胡艳明)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存定期不如买国债?

胡艳明

金融市场新闻中心资深记者 主要关注银行、银行理财子、央行、银保监会、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金融领域。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9022.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3:24
下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3:24

相关推荐

  • 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再起航,谱写责任金融新内涵

    在同质化竞争泛滥的时代,独特性早已成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全球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浪潮中,北京银行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锚定“差异化竞争”的独特航道,拒绝随波逐流的“标准化叙事”,而是以金融创新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在服务实体经济的画卷上勾勒出独特的京行底色。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

    2025年5月26日
    4000
  • “看·见殷商”大展启幕

    艺术动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看·见殷商”特展近日开幕,展览汇聚了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文物,像妇好鸮尊、牛尊等重磅文物都在其中,为大家展现商代青铜器与甲骨文文明。商朝在早期中华文明演进以及国家形成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自商汤灭夏后,商朝延续了 500 多年。周灭商之后,商朝又有了 “殷” 的称呼。在这次展览里,观众能跟随着 “运河…

    2025年5月26日
    3000
  • 从“两新人群”到“带病群体”,中国人寿以普惠之力织牢民生“保障网”

    在第13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之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携手央视财经《保惠美好》栏目,推出7.8保险主题对话系列活动,聚焦普惠保险和保险助力企业出海等行业热门话题。 国内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受邀参与“破界・融合——普惠保险的生态重构与价值裂变”主题对话录制,围绕“两…

    2025年7月24日
    1000
  •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城际长航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

    低空视界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30日,一架物流无人机装载海鲜从广东珠海唐家港起飞,历时约55分钟跨越珠海、中山、广州三市82.9公里后,精准降落广州穗港码头,此次飞行是物流复合翼航空器在大湾区的首次长航程城际飞行,成功验证了城际长航程物流链路的真实运营可行性,这也标志着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打通“广珠低空通道”。 据了解,此次飞行的物…

    2025年7月31日
    900
  • 一汽奔腾新一轮增资引战:股改、技术、资本的三重解题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奔腾”)正式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这是继2023年引入悦达集团后,其再次面向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 此次引战将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即试图通过引入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的股东,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为新能源转型带来多元的资源和支持,以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

    2025年5月1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