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到达第1天洗了澡身体不适,曾到卫生院吸氧

5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此事引发关注。

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到达第1天洗了澡身体不适,曾到卫生院吸氧

5月11日,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游客发生高反不幸离世

网传信息显示,该男性游客与三名朋友自驾出游,来到四姑娘山镇后第一天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为此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

据接单的司机介绍,5月9日晚,接到该游客同行人员从四姑娘山镇回成都的订单。次日早上8点21分,接到该名男性游客以及同行的一位女士。

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到达第1天洗了澡身体不适,曾到卫生院吸氧

网约车司机发帖

5分钟后,司机把他们送到最近的四姑娘山卫生院,“由于这位男性体重比较大,卫生院招呼在场所有人把他抬上担架推进抢救室,立即开始抢救。患者情况非常紧急,卫生院召集了所有医生护士到场并叫来了救护车待命。”

同行人员向司机介绍,该男性游客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来到四姑娘山镇已经是三天了,第一天时就已出现身体不适,“他第一天洗了澡穿得有点少,可能有点感冒并伴有咳嗽。9日到卫生院吸过氧,以为有所缓解。患者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没有前往景区游玩,一直在客栈休息。”

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到达第1天洗了澡身体不适,曾到卫生院吸氧

司机将游客送到卫生院抢救

5月11日,四姑娘山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5月10日上午8时许,确实有一位男性患者在卫生院接受了急救,“抢救的时候已经没有意识和心跳脉搏了,抢救无效后去世。”该医护人员也证实了司机所描述的情况,“前几天他身体就出现了不适,到卫生院来吸氧,当时我们医生就建议他降低海拔了。”

记者了解到,四姑娘山属于高海拔地区,四姑娘山镇海拔也有3200米。“对于高原反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每年会有很多来爬山的游客,大部分都还好,没有发生危急的情况。但我们建议初次到高原地区的游客,不要洗头洗澡、饮酒和剧烈运动。刚到高原地区,身体机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还没有适应过来就做这些,会加重缺氧反应。”该医生提醒,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后,不可大意,应及时吸氧。若吸氧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而且身体还有基础疾病的话,需尽快降低海拔。

为什么会产生高反?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气量也就变少。当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

特别是当人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时,比如直接坐飞机从平原地区飞到青藏高原,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应。

通常情况下:高反主要发生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一般性高反(较轻)通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数小时内。而那些较重的高原肺水肿病例,多出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 通常见于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后的1-4天内,以次日夜间最多见。

高反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也被称作“急性高原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疲劳、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

急性高原病本身并不会致命,它的危险之处在于可能会引起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这两种疾病更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症状包括连续干咳、出现带有血丝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液、长时间严重头痛、意识混淆、失忆、出现幻觉、昏迷等。

如何避免出现高原反应?

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低处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晚睡觉时的缺氧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要加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助于避免发生高反。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症状,应立即告诉同行者,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有条件的应尽快吸氧。轻微的高反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好转。

随后,可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遵医嘱临时服用安眠药。

若症状恶化或在两天内没有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若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

本身就是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等,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在高海拔地区游玩时

如果出现不适千万不要硬撑!

记得及时寻求帮助

综合封面新闻 上游新闻 央视新闻 中国青年报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大象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516.html

(0)
大象新闻的头像大象新闻
上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2:13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2:13

相关推荐

  • 凌晨4点,50余人穿白衣列队行走,官方回应

    6月26日 一段多名身穿白衣的居民 凌晨4时许在道路上行走的视频 在网络流传 有网友称“乍一看给吓坏了” 记者核实到事发6月24日,事发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芙蓉嶂风景区附近。 花都区官方人士称,警方和社区已到场调查,他们是在进行“辟谷”,涉事人员共50余人,多为老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24日凌晨三四点外出属内部约定。其统一着装为印有字样的制服,部分人用酒店毛巾…

    2025年6月27日
    2200
  • 5名“驴友”爬山遭顶格罚款5000元 法院:不冤

    5名“驴友”相约登山、露营,下山后却受到了5000元的顶格罚款,怎么回事? 林业局:非法进入自然保护区,罚! 2023年7月,阳某、伍某、陈某、温某、罗某等驴友,被网络上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风光视频吸引,遂相约前往徒步、露营。 7月26日晚,阳某等人开始登山,并在山中徒步、露营、生火做饭。 7月30日,阳某等五人因迷路后报警,英德市石牯塘派出所等…

    2025年8月17日
    1100
  • “一骑红尘妃子笑”,很多人都读错了……

    近日,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映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的读音也引发热议。 “骑”在这里该读“qí”还是“jì”?6月17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主持人康辉解释说,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七版可知,“骑”字在表示“骑兵”或“骑马的人”时,仅标注“qí”一个读音,而“jì”被明确标注为“旧读”。 据新华日报消息,记者咨询多位中小学老师,…

    2025年6月17日
    2400
  • 韩国前总统夫人金建希被拘留后第三次接受特检组传唤调查

    △金建希(资料图)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当地时间21日下午抵达特检组所在地,接受对她的传唤调查。这是金建希在本月12日被拘留后,第三次接受特检组的调查。

    2025年8月21日
    600
  • 强军有我大家谈,聆听九旬老首长的烽火岁月

    大象新闻记者 曹博淳 通讯员 丰默涵 为筑牢强军信仰根基,按照“每月四堂课”教育计划安排,4月21下午,河南省军区郑州第六干休所结合“强军有我大家谈”活动,专门邀请离休老干部李开智结合参加抗美援朝鲜亲身经历,为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在烽火往事的回溯中汲取奋进力量。 李开智老首长今年已96岁高龄,获得过“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2025年4月25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