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以日均近万人次的接待量成为全国文旅现象级事件。这座原本服务于公务员的机关食堂,在5月1日至2日两天内累计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单日最高峰突破1.2万人,远超平日800人的承载量,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荣昌卤鹅和铺盖面,演绎了流量变留量的鲜活案例。
非遗美食成流量密码
食堂推出的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成为吸睛焦点。其中18元非遗套餐包含荣昌卤鹅、猪油泡粑等招牌菜,以药食同源理念打造的翡翠桑叶凉菜每份仅3元,单日消耗猪肉超1500斤、大米半吨的惊人数据背后,是游客对地道风味的认可。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先生感叹:10元卤鹅吃出城市温度,这波荣昌赢麻了!
超负荷运转下的应急突围
面对首日7000人、次日预估破万的客流压力,食堂后厨上演极限挑战。素菜区三名主厨从清晨8点连续工作至深夜10点,荤菜区单日炒制回锅肉超过200锅。政府紧急抽调50名专业厨师增援,服务窗口从4个扩容至12个,连无人机都投入现场秩序巡查。食堂经理吴娜坦言:开业两小时就耗尽全天备菜,连机关干部都加入传菜队伍。
政务开放背后的城市温度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节前调研时强调:要让游客感受‘千年荣昌欢迎你’的诚意。为此,政府不仅开放300个免费停车位,还推出政务开放+非遗体验主题线路。来自成都的自驾游客李女士点赞:食堂环境整洁,服务员笑容满面,颠覆了对机关单位的刻板印象。
从流量到口碑的裂变效应
社交平台上,#荣昌政府食堂宠粉套餐#话题阅读量破亿。网友美食探险家晒出3元凉拌三丝配免费米饭的餐盘照,获得超10万点赞。数据显示,食堂开放首日带动全区餐饮消费增长13.1%,夜间经济集聚区客流量同比提升58.8%。
泼天流量背后的冷思考
尽管九成游客给出五星好评,仍有市民担忧公务员正常就餐受影响。对此,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雷霞回应:已开辟公务员专用通道,未来计划实行分时段预约制。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指出,荣昌模式证明政务资源适度文旅化可形成多赢,但需警惕过度商业化。
常态化运营的未来蓝图
据荣昌微发布消息,政府计划在节假日常态化开放食堂,并研发夏桑菊凉茶等时令菜品。文旅部门同步推出非遗工坊体验券,游客凭食堂消费小票可享陶器制作、折扇绘画等五折优惠,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引流。
小食堂撬动大经济的启示
这场文旅盛宴带来直接消费超200万元,更让荣昌卤鹅等特产全网销量暴涨300%。央视评论称:从机关大院到城市会客厅的转变,展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柔性智慧。当其他地方还在景区门票上内卷时,荣昌用18元套餐打开了文旅融合的新思路——真诚,才是最好的服务。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天目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