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长期国债的风险分析

通胀预期重塑、财政扩张引发的供给压力,以及养老金抛售的负反馈,共同推动了美、德、日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上行。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会通过利率渠道传到至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将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与居民贷款利率。

本刊特约 郑葵方/文

2025年以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呈现显著上行态势。截至7月30日,三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分别上行10-80基点,不仅明显大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幅度,更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趋势(日本除外)形成鲜明反差。

具体来看,美债30年期收益率升至4.89%,德债达 3.21%,日债攀升至 3.09%;若从4月2日算起,日债30年期收益率上行幅度尤为突出,达61基点,美债、德债则分别上行35基点、15基点。这种长端收益率的集中上行,是多重因素叠加驱动的结果。

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原因

首先,特朗普关税政策推升通胀预期,长端利率定价逻辑重塑。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通胀的扰动持续显现,成为推升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的重要诱因。6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7%,略高于2.6%的预期,尽管二手车价格下跌对冲了部分涨幅,但受关税影响的家具、玩具、服装等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已开始释放。随着年初企业囤积的库存逐步消耗,7-8月商品价格对关税的反映预计将更加直接。

通胀预期的升温在市场定价中尤为显著。美国10年期损益平衡通胀率(名义收益率与同期限通胀保值债券 TIPS 收益率之差)在6月CPI数据公布后攀升至 2.41%,创 2 月以来新高。这种对中长期通胀压力的担忧,不仅推升美债长端收益率,更传导至全球,被加征关税的国家普遍担忧供应链扰动将推高生产成本,进而引发市场对未来物价的担忧,间接助推其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其次,市场对财政扩张的预期升温,债券供给压力加剧长端利率的上行。

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增量财政政策刺激的预期强化,由此引发的债券供给扩容担忧,是驱动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另一核心因素。

美国方面,7月4日,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法案》,将联邦债务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至41.1万亿美元。据中金公司综合CBO、CRFB、JCT和Tax Foundation等机构测算,该法案的关税与减税组合预计未来十年将年均新增净赤字约1.3万亿美元,赤字率将维持在6%左右。

德国方面,财政政策从保守转向扩张的趋势尤为明显。2025年3 月,德国执政联盟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国防开支超 GDP的1%,不受“债务刹车”限制,并设立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这标志着德国在经济和防务政策上的重大转变,一改以往以财政保守著称的态度。7月30日,德国内阁通过2026年预算草案,计划投资 1267 亿欧元(较2025年增长10%,较2024年增长70%)、借款 1743 亿欧元,用于基建和国防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该预算将被提交至德国联邦议院,预计将于11月底获得通过。扩张性政策导致德国财政赤字显著增加。这种超预期的财政刺激,使市场预判德债发行规模将大幅增加,直接推高其长端收益率。

日本的财政扩张压力同样显著。2025财年日本政府初始预算达115.5万亿日元(约73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4 月,为应对关税谈判与经济下行,政府曾计划推出10万亿日元补充预算,引发国债供需失衡担忧,导致20年期日债收益率在4月升至2.435%,创2004 年以来新高,30年期当日上行11个基点至 2.82%。7月20日参议院选举前,由于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在选后保住多数席位的前景暗淡,而在竞选纲领中承诺削减或取消消费税的反对党或将扩大权力。投资者担忧日本财政将大举扩张,推动30年期日债收益率7月15日盘中升至历史新高3.20%。

值得注意的是,单个经济体的财政扩张风险具有外溢性。美国、德国、日本的财政可持续性担忧相互传导,引发国际投资者对全球政府财政支出“超能力”的集体警惕,形成长端利率上行的共振。

超长期国债是各国养老金的核心配置资产,而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导致其账面估值亏损扩大,进而引发抛售行为,形成“收益率上行—抛售—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的负反馈。

欧洲方面,据《金融时报》7月10日报道,荷兰养老基金计划抛售 1250 亿欧元政府债券,直接对欧洲长债形成冲击,或成为德债长端收益率上行的重要推手。

日本方面,5-6月,受财政赤字担忧加剧影响,寿险公司等传统长期日债买家需求减弱,导致日债长端收益率阶段性快速上行。

美国方面,7月15日,美债30年期收益率升破5.0%关键技术位,触发机构进一步抛售,使其持续三日保持在 5.0%上方。

全球超长期国债的风险分析

综上,通胀预期重塑、财政扩张引发的供给压力,以及养老金抛售的负反馈,共同推动了美、德、日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上行。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凸显了全球财政可持续性风险的交织与传导。

根本动因与后续演绎

从本质上看,美国推行的高关税政策与要求北约国家将国防开支提升至 GDP的5%,是驱动各国超长期债券收益率上行的导火索。背后的深刻原因是受疫情的疤痕效应持续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加之美国关税政策直接打破原有全球贸易平衡,迫使产业链重构与成本转嫁,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多陷入存量博弈。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2.0版本政策,明显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困境,各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意图将本国经济拉出困境。由此,政府的财政赤字上升,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上升。

被加征关税的国家为维持出口竞争力,或通过财政补贴对冲企业成本(如日本计划的 10 万亿日元补充预算),或被动接受输入性通胀,最终推升全球中长期通胀预期。而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对通胀的敏感度最高——市场需通过更高的收益率补偿未来30年物价上涨对固定收益的侵蚀,由此构成长端利率上行的基础逻辑。

因此,全球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本质上是“美国政策外溢——各国财政扩张——通胀预期抬升”的传导和影响的结果。

主要经济体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可能会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影响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般是经济和金融市场定价的核心基准,若其受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影响而走高,将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与居民贷款利率,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呈现明显走弱态势,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将显著上升。央行可能通过降息或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等操作,主动压低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市场投资者确认利率进入下行周期后,通过短、中、长期利率的联动传导,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随之回落。

但从全局来看,各国财政扩张若持续突破可持续的边界,引发投资者对财政稳健性的担忧,全球超长期债券利率仍将面临系统性上行动力。借鉴2022年英国养老金危机的经验,阻断当前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关键在于三重举措:一是央行适时介入,货币宽松,以切断负反馈循环;二是财政政策及时纠偏,以重建市场信心;三是监管层针对性地缓解机构的流动性压力。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经理,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亦不代表本刊立场。)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证券市场周刊,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6415.html

(0)
证券市场周刊的头像证券市场周刊
上一篇 2025年8月27日 下午2:17
下一篇 2025年8月27日 下午2:20

相关推荐

  • 双揽IAI国际广告大奖 中国人寿以影像之力诠释责任温度

    近日,第25届IAI传鉴国际广告奖揭晓。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选报的公益微电影《驭风同行》和“绽放女子力量”系列短片双双折桂。 作为中国广告营销领域的权威奖项,本届IAI奖吸引超千家企业和3000余件作品竞逐。此次获奖标志着中国人寿在品牌价值与社会责任融合创新方面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取材…

    2025年5月22日
    5500
  • 商务部:一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商务部网站4月29日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一季度,知…

    2025年4月29日
    4300
  • 套房里的艺术探索之旅: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

    艺术动态 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京城初夏艺术盛宴。 博览会携手优秀当代与经典艺术机构,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及新媒体艺术、潮流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 本届 AFIH 也将延续并拓展“设计与当代新工艺”版块,致力于推广具有文化底蕴、精湛技艺以及独特美学理念的收藏级设计、当代手工艺和非遗创新作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

    2025年6月19日
    2700
  • PEP8 Python 编码规范整理

    决定开始Python之路了,利用业余时间,争取更深入学习Python。编程语言不是艺术,而是工作或者说是工具,所以整理并遵循一套编码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今天根据PEP8整理了一份,以后都照此编码了,还会持续更新。 一 代码编排 1 缩进。4个空格的缩进(编辑器都可以完成此功能),不使用Tap,更不能混合使用Tap和空格。 2 每行最大长度79,换行可以使用…

    2017年4月17日
    4900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建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

    经观财经热点 经济观察网讯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建议从2025年6月1日起对欧盟直接征收50%的关税。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为2356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了12.9%。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2023年,欧盟对美国实现1570亿欧元的货物贸易顺差,同时有1090亿欧元的服务贸易逆差,…

    2025年5月24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