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货币政策分化

2025年以来,欧美货币政策有所分化,欧央行仍在持续降息,而美联储则一直“按兵不动”,核心原因是美国比欧洲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关税问题可能大幅抬高未来美国的通胀水平,欧洲则担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廖宗魁/文

过去几年欧美货币政策基本上是同步的,但2025年以来两者出现了明显分化。欧洲由于通胀控制效果较好,欧央行仍在持续降息;而美国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再通胀的概率大大升高,美联储不得不放慢降息的步伐。

6月5日,欧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去20246月启动降息以来第八次下调利率。本次降息后,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降至2.00%、2.15%、2.40%。

2025年以来,美联储一直保持基准利率不变,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的较高水平。随着5月重要的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仍会按兵不动。

为什么欧美的货币政策2025年分化那么大呢?主要是由于欧洲和美国的经济与通胀前景不同所致。欧洲的通胀受能源价格的影响较大,随着油价的不断走低,欧洲这一轮通胀的下行比较顺畅。而美国的通胀受服务业工资、房地产景气度的影响较大,叠加美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已经大幅提升了未来美国的通胀预期,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美联储不敢贸然行动。

由同步到分化

2020年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欧美的基准利率变化是比较同步的,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至2021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欧美央行都实施了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疫后欧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由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持续高企的财政赤字,也导致全球出现了高通胀。

第二阶段是从2022年至2024年年中,为了有效控制高通胀,欧美央行都采取了快速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随后的加息幅度和速度非常快,在2022年7月就已经把联邦基金利率从零上调到了2.25%-2.5%。欧央行的动作要慢一些,在2022年7月才开启第一次加息。

到2023年7月,美联储已经把基准利率上调到了5.25%-5.5%,并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维持这一高利率状态。欧央行则在2023年9月把再融资利率上调到了4.5%,随后一段时间也维持不变。

第三阶段是从2024年年中至今,由于通胀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欧美央行都步入了降息周期。欧央行和美联储分别在2024年6月、2024年8月实施了首次降息。美联储在2024年下半年累计降息了100个基点,欧央行则累计降息了135个基点。

2024年下半年欧美央行的政策还算是比较同步的,但进入2025年后,两大央行的政策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欧央行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降息,目前再融资利率已经下调至2.15%,本轮降息周期已经累计下调了235个基点。而美联储在2025年上半年则一直按兵不动。

综合来看,在这一轮降息周期中,欧央行的起步更早,降息的幅度已经比美联储多了100个基点。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

为什么在本轮降息周期中,欧央行比美联储更加果断呢?核心原因是,欧洲面临的通胀压力比美国小。

在2021年至2022年的高通胀过程中,欧洲的高通胀更多来自能源价格的大幅抬升,而美国的通胀则是需求提升下的全面通胀,所以美国治理高通胀的难度要大于欧洲,它需要总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此外,近期的关税问题对欧美的影响也不同。对欧洲的影响主要是经济下行的风险,随着能源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欧洲的通胀基本上回到合理水平。但关税冲击大大提升了美国的通胀预期,使得美联储不得不放慢降息的节奏。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

未来政策走向

在6月欧央行的会议声明中,欧央行对通胀的控制更加乐观,“通胀目前已经处于欧央行中期的2%目标附近。”5月欧元区CPI同比上涨为1.9%,核心CPI同比增速也降至2.3%。

不过,欧央行对经济前景有些许担忧。本次欧央行议息会议上,预计2025年至2027年欧元区的GDP增速分别是0.9%,1.0%和1.3%,比2024年年底的预测有所下调。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调查数据显示短期经济的前景依旧趋于疲软,更高的关税、欧元的升值都将使出口更加困难,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速。

欧央行并不愿意给出较为清晰的前瞻性指引,也是为应对不确定性保留一些余地。欧央行会议声明中再次强调,“将采取依赖数据、逐次会议决策的方式。不预先承诺具体的利率路径。”

中金公司认为,欧央行年内可能还有一次降息,不过在目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的影响之下,市场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关注度明显减弱,2025年4月以来欧元兑美元的走势和传统德美短端利差的脱节便是对此的最好证明。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为13.9万人,较4月有所放缓,但仍超出市场预期的12.6万人。4月与3月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下修3.0万和6.5万人,至14.7万和12万人,3-5月的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3.5万人。5月美国失业率为4.2%,与上月持平。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与政府就业均走弱,服务业仍是新增就业的重要支撑。可见,关税冲击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开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政府就业趋弱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精简政府机构人员的政策。

由于美国就业市场只是小幅趋弱,市场预计美联储在6月和7月的议息会议上仍会保持基准利率不变,9月降息的概率也只有50%左右。

美联储很担心关税推升美国通胀,美联储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分歧。6月6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表示,关税可能会在未来1-2个季度内推高通胀,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贸易和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能在7月消失,那么美联储将有可能在9月重回降息轨道。

近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在一场演讲中表示,当前通胀上行的风险加剧,就业和出口增长则面临下行风险。如果通胀上行的风险持续存在,将继续支持美联储将政策利率维持在当前水平。

表面上看,当下美国的通胀数据并不高,但这是滞后的。5月密歇根大学的1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7.3%,这比2024年底大幅上升了4.4个百分点。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证券市场周刊,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0193.html

(0)
证券市场周刊的头像证券市场周刊
上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2:23
下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2:24

相关推荐

  • 平安“鹰眼”上线十五周年:深度应用AI技术,发布“EagleX”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或地区遭遇了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比如深圳市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雷暴天气袭击,多个区域出现严重内涝。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如何借助AI等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成为社会尤其是保险机构关注的焦点。 2025年8月6日,我国保险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平安在深圳举办“平安大讲堂·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活动,全面介绍了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智能服务平台“鹰眼系统”,并集中展示了…

    2025年8月7日
    1200
  • 货币政策的新动态

    央行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并指出要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这将有助于保障后续利率政策的空间。在价格调控思路上,央行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防止无序竞争。央行详细分析了中国政府债务扩张具有可持续性,预示着未来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廖宗魁/文 5月9日,央行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执行报告》”),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进行…

    2025年5月24日
    3000
  • 向上向好!多角度解码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

    经观财经热点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今年前7个月外贸运行还有哪些特点和亮点?透过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我们还能获取哪些信息? 首先来看规模,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增速较今年前6个月加快了0.6个百分点。7月当月的进口和出口增…

    2025年8月7日
    900
  • 山东政商要情(4.28—5.4)

    1. 济南起步区GDP四年翻番 年均增18% 4月28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从242.6亿元跃升至52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1年的16.7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37.8亿元。在最能体现地区发展实力的两个关键指标上,实现双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3%…

    2025年5月4日
    3300
  • 稳健徐行 稳中求进|“稳见•低波” 广发基金云端私享会7月17日开讲

    当低利率和市场波动成为投资新常态,如何提升投资体验及财富安全感,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 继“洞见•权益”云端私享会6月圆满落幕后,广发基金“心桥之旅”品牌活动再度启航。7月17日至7月25日,广发基金将重磅推出“稳见•低波”云端私享会系列直播,聚焦低波类投资,汇聚广发基金多资产领域的基金经理,通过7场深度对话,为投资者详解“稳健低波”与“资产配置”的…

    2025年7月17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