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于那些善于打破心理边界的人都要留个心眼

心理学|对于那些善于打破心理边界的人都要留个心眼

作者 韩明丽

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地理上打破边界叫侵略,心理上打破边界叫操纵。” 对那些善于打破边界的人,都要留个心眼,用示好打破边界,还是用示弱打破边界,差别都不会太大。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感到,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自己的情绪总是被他人的需求牵着走?比如,同事总是以 “帮忙改个 PPT 而已” 为由,却占用了你宝贵的下班时间;看起来是朋友的人,不管你在焦头烂额备考还是在着急自己工作的难题没有解决,非要向你一遍又一遍倾倒情绪垃圾,各种吐槽;这些情况让我们难受,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心理边界被他人悄然打破了。

心理边界的本质,是守护自己的 “情绪止损点”。当对方的行为让你产生以下感受时,这就是边界被触碰的警报:

你是否常常觉得 “为什么 ta 提要求时,我总觉得自己不答应就是坏人”?这是被迫承担责任的表现;

或者拒绝后比拒绝前更难受,好像自己才是做错事的人,这是罪恶感转移;

还有明明是自己的事,却总要等 ta 点头才能做决定,这是决策权让渡。

还有像你反复纠结 “别人是否不满”,其实已经把情绪遥控器交给了对方 —— 对方皱眉,你就觉得自己做错;对方微笑,你就觉得正确。而真实的自我感受,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参考项。

那些擅长打破心理边界的人,很少直接说 “你必须听我的”,而是穿着 “为你好” 的外衣登场。

愧疚诱导型的会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连这点小事都不帮我?” 把自身压力转嫁给你;

情感勒索型的则说:“你要是拒绝我,就是不在乎这段感情。” 把需求满足度与关系价值绑定;

自我牺牲型的表面说:“算了我不该麻烦你,我自己搞定吧”,实则施压你主动揽责;

过度卷入型的会说:“你和同事吵架的事我都知道了,我帮你分析……” 未经允许就介入你的私人领域。

那么,如何重建边界,从 “我不好受” 到 “我不必忍受” 呢?

首先,给情绪命名。当感到烦躁、委屈、愧疚时,立刻问自己:“这是我的情绪,还是对方试图塞给我的?” 比如同事说 “帮你改 PPT” 时,你的烦躁可能源于被迫牺牲休息时间,而非真的厌恶帮忙。

其次,练习 “破唱片技术”。对越界要求温和而坚定地重复同一句话。如果对方说:“你今晚帮我改下方案吧?” 你可以说:“我理解这个方案很急,但我今晚需要休息。” 即使对方继续说:“就耽误你半小时!” 你仍然坚持:“我理解你的需求,但我今晚需要休息。”

最后,设置 “反越界话术”。面对示好型要求,可以说:“谢谢你的信任,但这不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 面对情感勒索,可以说:“看到你难过,我也很遗憾,但是这件事我真的没办法帮你。” 面对自我牺牲陷阱,可以说:“你不需要这样为难自己,我们可以找更轻松的方式解决问题。”

心理边界的打破往往裹着糖衣炮弹。那些让你 “不好意思拒绝” 的示好,那些让你 “愧疚到必须妥协” 的示弱,本质上都是试图让你成为他人情绪的牺牲品。

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勇气:当别人的需求踩到你的底线时,清晰地说 “不”。毕竟,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讨所有人喜欢,而是终于明白 —— 我的心理边界,不能让任何人踩来踏去。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0041.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23日 下午2:28
下一篇 2025年6月23日 下午2:28

相关推荐

  • 3年8倍,这只创新药牛股是如何炼成的?

    康方生物能够成为医药黑马股,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其研发的双抗依沃西(AK112)获得海外药厂50亿美元授权款,以及该产品头对头试验击败全球销售“药王”K药。此外,公司多款产品已经商业化上市,推动营收快速增长,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未来前景被市场看好,但公司仍待盈利。 杜鹏/文 2025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表现强劲,年初至今涨幅37.7%。板块中的不少个股更是连创新…

    2025年6月7日
    1100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波音公司飞回拟交付飞机答记者问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4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波音公司飞回拟交付飞机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媒体报道,近日,波音公司飞回3架拟交付中国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飞机,称中方已停止接收波音客机,请问中方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美两国在民航领域保持了长期互利合作,有力推动了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美方挥舞关税大棒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

    2025年4月29日
    2300
  • 今日看点|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举行;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举行

    今日看点 经济观察网讯 6月24日重点关注的财经要闻与资本市场大事: 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举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于6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海商法、法治宣传教育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等草案。 2、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举行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

    2025年6月24日
    1800
  • 社融信贷增长超预期恢复 稳增长强化银行顺周期逻辑

    政策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城投风险防范化解力度,有望加强银行估值修复的逻辑;与此同时,消费与投资的修复将缓解银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存款定期化加剧等问题。此外,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近年持续承压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或迎来改善。 本刊特约 方斐/文 4月13日,央行公布2025年3月金融数据,社融同比多增,增速延续上升趋势。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

    2025年4月29日
    1900
  • 凝视的革命:《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艺术史坐标

    作者 耳语美术馆 在荷兰代尔夫特的黄金时代余晖中,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如同一颗嵌入艺术史长河的神秘珍珠,其微光穿透三个半世纪,持续改写着人类对肖像画的认知范式。这幅看似日常的少女肖像,实则是 17 世纪荷兰艺术转型的缩影,承载着从宗教神坛到世俗人间的视觉革命,在巴洛克的戏剧性与启蒙时代的理性化之间,开辟了一条凝视的新维度。​ 维…

    2025年6月9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