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想念雷军

车展想念雷军

出品丨联合网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李赓

头图丨视觉中国

2021 年是特斯拉最后一次在中国参加车展。那年,整个上海车展的眼球都聚焦在一位身穿“刹车失灵”上衣,站在车顶的维权女士。特斯拉后面三年被迫花费精力告诉消费者它的刹车没问题,而当时的造车新势力还没有太多车型,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考验。

2023 年的上海车展是欧洲人在疫情后第一次有机会来中国,欧洲车企的高管围在比亚迪的展台前,开始相信他们在油管上看到的中国汽车的视频是真的,没有人再质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

今年的上海车展,备受期待的主角之一雷军没来,来了的新势力们端出的产品不再“新”,还不说一度在场上溅起过水花的哪吒、高合、极越,已消失在主流视野。

车展就像一个温度计,新势力的温度从喧腾的沸点回落。产业和技术趋向成熟,智能电动汽车从当初的小众生意,变成当今的主流,甚至有点过剩了。

没有闹剧、没有话题人物、没有疯狂的“技术新词”,新势力在车展上失去了流量密码,回到了纯粹的“卖车”属性。

新势力:不发新车,“整花活”

车展上没有出现小米 YU7 的身影,事故风波还未完全平息,小米和雷军正处在产品宣发节奏的真空期,但雷军还是表演了一下,如何在车没发,人没来的情况下刷流量。

为了吸引注意,小米展台每天免费发 5000 个售价 129 元的棒球帽。然后雷军在微博隔空发文:“谢谢大家到访小米展台,现场领到礼物的朋友在留言区贴张图。”

李斌带着蔚来的三个品牌一起亮相,乐道首次独立参展,并把展台选在小米隔壁。上周,李斌刚发布萤火虫的第一款车,凭借符合车圈常理的定价,订单量超出预期。据联合网汽车了解,近期蔚来的周新增订单已爬升至接近 8000 辆,蔚来的销量危机暂时缓过来了。

车展想念雷军

本次车展乐道亮相了第二款车 L90,将于今年二季度上市。发布会上,李斌坐在乐道 L90 的前备舱上甩鱼竿,演示即将发布的 L90 的独特使用场景。“等乐道卖得更好一点,我就去钓鱼。”他说。

小鹏年初就发布了今年的换代车型 G6 和 G9,车展前夕在香港上市了 2025 款小鹏 X9 ,进行过一轮智驾技术沟通,所以小鹏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没有新车发布。

不过小鹏把自研的人形机器人 IRON 带上了展台。

车展想念雷军

该机器人外观上比目前绝大部分的机器人结构都更像人类,现场走路步态稳定。除了机器人,小鹏还展出了“陆地航母”,将于2026年正式上市并启动大规模交付‌。

理想展台的主角,则是许久未以“产品经理”身份出现的李想和家庭版 Mega,理想的新车型 i8 还要等车展后再发。

Mega Home 的核心卖点是新的车内布局,二排配备零重力座椅,转过来就能把车变成一个“对坐会客厅”,而车展上最吸睛的是李想让同事摔车门的桥段。李想说他们发现了一个对家庭而言特别重要的需求,就是摔车门解压,为了创造幸福的家,Mega Home 的车门配备防摔功能,重摔之后车门也会轻轻合上。

新增这些配置让Mega Home的售价比Mega智能焕新版贵 3 万元,Mega Home 售价为 55.98 万元。

车展想念雷军

新势力里,只有极氪和零跑把重磅新车留给了车展。零跑在车展上亮相的 B01 可能是小鹏Mona 03 今年最大的对手,二者尺寸相当,同为 B 级车。零跑B01预计7月上市,还未公布售价,但按朱江明的惯常做法,B01 的性价比会可能高于小鹏Mona 03。

极氪亮相的重要车型是“杭州湾库里南”极氪9X。极氪给这辆车列了8个“全球之最”,加速最快、极速最高、续航最高等,这款车型要等到今年第三季度才上市。

综上,多数新势力都没有在车展上发布重要车型,而是把牌留到后手。在现阶段竞争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在什么时间打什么牌,对新势力来说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是三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是新势力,一个是传统的中国车企,一个是海外的车企,我觉得还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决定格局,未来三年的销量对每一个车企都至关重要。”零跑董事长朱江明说道。

曾独属于新势力的“领先”,继续普及化

回顾中国汽车行业的2025年,开年以来短短几个月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还要属“智驾平权”和新一波“超级快充”的普及。

这两个标签,在2023年-2024年间一直是新势力的专属标签。

早在今年2月比亚迪发动“智驾平权”攻势之初,联合网汽车就曾在文章中做出过两个明确的预测:

●自主车企在比亚迪的“刺激”下,必然会在今明两年,将L2+中成熟的高阶智驾能力提取出来,投向主流市场;

●新势力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强烈的“智驾领先”标签,很可能在2025年内就要开始冲刺“L3商用”标签。

其中的第一点,已经演变为了一众自主车企跟进的“智驾平权”大浪潮。很多传统车企本来2024年就已经开始落地智驾能力和标签,“平权”的到来一下子加速了各家落地的进程。

例如已经将智驾“平权”到6万元的奇瑞小蚂蚁,搭载包括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高速NOA领航等在内的23项功能。另外几家销量靠前的自主传统车企如广汽、上汽等,也和吉利一样纷纷发布了自己的智驾体系,并且给出了下半年也会开始全力上市智驾成型的计划。

车展想念雷军

这股风潮在本届车展上,已经进一步刮到了海外传统车企身上,在4月21日与上汽通用别克启动战略合作后,Momenta 车展期间再度联手凯迪拉克,携手推出全场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智驾供应商能力和生态的迎头赶上,不断侵袭着过去新势力“全栈自研”的抢跑优势,更让后者在产品上过去非常明显的功能优势瞬间被弱化。

如果说传统车企在靠“智驾平权+智驾头部供应商崛起”抬升自己的“下限”,那么新势力在对智驾“上限”的追求上目前正遇到极大挑战。

从去年开始,新势力已经将自身的智驾能力宣传转向了“L2.99999/L3级智驾能力”、“年内落地L3”、“明年量产L3产品”等更前沿更领先的口径,但最终的结果正如联合网此前所担心的一样,“风险”转变为了“现实”。

最近一段时间,监管侧对于智驾传播的收紧声音愈加明确,首当其冲的就是传播。

联合网汽车在上海车展现场观察到,绝大部分车企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明显对智驾的口径明显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包括“智驾”在内的敏感词汇,被转化为“XX辅助驾驶”,智驾的宣传点也从技术的强大转为了突出“安全”。

一家头部智驾供应商向联合网透露,各家在开展之前,几乎都对“展台物料”进行了更改,当时的场面那叫一个“蔚为壮观”。

除了宣传口,目前很多车企的销售端也已经开始进一步预防“智驾”标签的潜在风险,具体做法从预约试驾必须要进行安全培训,到展厅介绍产品时候的口径严格收缩为“不能脱手”、“不能脱管”、“顶多脱手15秒”。

相比智驾上面的全面“撞墙”,快充也是如今新势力领先优势被削弱的另一维度。新势力曾在过去两年主动发起“800V”战役,通过提升新能源车整体架构的电压水平,新势力一度在快充能力上领先传统车企,率先进入了 5C 时代。

在本届车展现场,联合网汽车注意到,部分国内充电厂商已经快速跟进充电速率的最新提升,也相应推出了兆瓦级的单枪充电解决方案,部分的性能参数甚至比此前比亚迪方案更加“激进”。

从智驾到快充再到智能座舱方方面面,都在呈现出一个相似的趋势——一度领衔新能源创新的新势力,由于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走向成熟,正在陷入“传统车企+供应链”的合作追击。

过去多年“领先”标签的打造维护,目前仍有惯性,但很难进一步拉开差距的现实,正在大幅削弱新势力的竞争优势。

写在最后:新势力要“抛”的球越来越多了

前一阵子,腾讯汽车旗下的一档汽车直播栏目曾邀请了几位嘉宾,集中聊聊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接下来会怎么走。

其中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就给出了一个略显“惊悚”的结论:“(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够独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年产量干不到200万辆的,我估计都活不下去,体量太小,研发费用过高。需要用各种方式去合作合资。因为研发投入小了,技术进步就停止了,这么高的研发投入这么小的产量,你就等‘死’。”

在联合网汽车看来,这个结论不会是唯一的终局可能性,但清晰地指出了目前新势力所面临的“问题”:就像一个玩“抛球”的“杂技运动员”,当下新势力所要兼顾的“球”还在不断变多,兼顾的压力还在越来越大。

这些“球”包括——技术研发要高效、产能的利用和扩充要合理、产品的研发周期要敏捷、产品力要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综合性价比还要出色、营销端既要有亮点又要评估风险、市场销量表现还要有提升,最终自身的内部运营管理还要高效不出问题……

这些细分的、需要解决的难题,还在越变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并且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成长,将在新势力中发起新一轮生与死的筛选。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虎嗅app,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4060.html

(0)
虎嗅app的头像虎嗅app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7:41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7:41

相关推荐

  • 被夸大了的失败经验,无非是变相的成功学

    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

    2017年4月17日
    3503
  • 小米在欧盟,加班是一种风险

    出品|联合网ESG组 作者|胡巍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32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雇佣关系 4月下旬,小米公司因内部工时管理政策突然成为舆论焦点。 多位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爆料称,小米实行严格的工时排名制度,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得低于11.5小时,对于单日工作时间低于8小时的情况,员工必须提交书面说明进行解释。 据九派财经报道:…

    2025年4月29日
    3000
  • 一场围绕医生“眼睛”的5000亿市场争夺战

    出品 | 联合网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不知不觉之间,AI成了医疗中的“刚需”,它正在改写5000亿元医疗影像市场的底层逻辑。 “大家离不开它了,因为AI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了我们的生产工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在2025联影创新大会上这样说。 “我们医院是要求48小时出影像报告,有一天我说怎么这个报告还没…

    2025年5月4日
    4300
  • 对话西门子:为什么说Industrial Copilot是未来工业环境中人类的最强辅助

    出品|联合网智库 作者|冀玉洁 头图丨西门子 当身处成都高新区西门子工厂车间,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多少操作工,只有少数工人在生产线后,操作鼠标、键盘,发出指令。 这是西门子在中国的首座数字化工厂,也是WEF评选的数字化和可持续“双灯塔”工厂。这座“灯塔工厂”已经部署了近 100 个 AI 项目,应用在了质量检测、垃圾处理等多个场景中。 成都工厂并非…

    2025年4月29日
    3000
  • 开进城市公厕的精品咖啡,让年轻人转场村咖试运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电子厂Pro,作者:波旁,编辑:Benjamin,题图来自:AI生成 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在上演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商业折叠: 一线城市的精品连锁咖啡,把卖周边爆改成了年轻人的“领鸡蛋”活动,购买N杯拿铁皆可低价换购“自改Freitag”背包——这是站在生态链顶端的咖啡店才有的号召力; 单打独斗的个人精品咖啡店,则努力抢占着城市中的景观位…

    2025年5月2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