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8月2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8月26日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8月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结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情况,央行在8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到6000亿元,相当于7月的两倍,也是今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净投放,继续展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中期借贷便利,也就是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中期借贷便利利率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实现顺畅传导;但同时也面临政策利率品种比较多、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利率关系比较复杂等问题。2024年就明确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在央行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MLF定位于为金融机构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在今年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之后,央行近三个月公开市场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并且8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
温彬分析,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主要是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达到1.8万亿元,同时监管也在引导金融机构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了货币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
二是受月中买断式逆回购相继到期、税期缴款及股市资金占用等影响,8月中旬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融出规模下降,也带动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上行。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定市场预期。而目前债券市场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就主要得益于资金面保持平稳,未面临明显的赎回压力。
“7月信贷录得历史低值,7月经济数据中社零和投资增速回落,近期票据利率仍然呈现下行态势,再考虑到8—9月政府债发行继续放量,央行要维持适宜的金融环境,流动性依然可以保持乐观。”温彬说。
温彬同时提醒,考虑到当前货币政策重心正转向“落实落细”,更应该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和灵活应对。
“此外,短期内降准概率应该不大,央行更可能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意味着接下来MLF还会加量续作,多种工具结合,使得市场流动性持续处于稳中偏松状态,市场利率大幅上行空间也相应受限。”温彬说。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文)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李晓丹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