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来成: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温来成: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

对此,经济观察报就融资平台转型的相关问题,专访了长期从事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的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

温来成认为,“出清”这一提法的变化,背后可能反映出融资平台转型不及预期,甚至相对缓慢。部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还有一定幻想,认为上级政府会出手救助。

温来成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出清”可能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压力,地方政府对于一些隐性债务是负有相应责任的,并且在转型过程中,投融资平台在各方面都面临较大压力,区县以及平台缺乏优质资产,融资和产业转型也困难重重。

经济观察报: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加快剥离”,到现在提出“出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表述变化?

温来成:这种提法的变化,背后可能反映出融资平台转型不及预期,甚至可以说进程是相对缓慢的。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还有一定幻想,认为上级政府会出手救助。

而融资平台转型缓慢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隐性债务难以根除、持续蔓延。这也推动了关于融资平台表述的调整。

按照中央既定的计划和目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需要在2028年之前解决,甚至可能提前至2027年。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速融资平台转型,推动其尽快“出清”。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困难,地方政府推动融资平台转型的积极性也有所弱化。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但实际情况是:区县平台认为市级政府会救助,市级平台寄望于省级政府救助,省级平台则希望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资金池提供支持。这也是当前地方各级政府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经济观察报: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这对融资平台而言是不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温来成:我认为应该是一个重大且关键的转折点。因为以前政策只是强调“加快转型”,而“出清”这一提法是首次出现。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

从融资平台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已处于一个历史性节点。

首先,融资平台是有贡献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当时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地方又承担大量经济建设职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解决了资金筹集难题,大大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当时许多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都是由平台公司筹资建设的。

其次,2014年中国修订了预算法,从2015年起允许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且目前债券规模不断扩大。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50万亿元,基本能够满足地方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资金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是中央现在提出的“出清”,而且是有力有序有效地“出清”。

经济观察报:“出清”这一提法具体意味着什么?

温来成:首先是对融资平台转型工作的推进要求更高、方向也更具体明确。“出清”意味着融资平台的历史任务已完成,不再保留融资平台这种特殊类型的国有企业。即现有的融资平台需通过转型升级,全部转变为面向市场经营的国有企业。当然,国企也分为政策性和一般竞争性两类,未来可能仍有部分政策性国有企业会承担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业务。

经济观察报:“出清”是否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温来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出清”可能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压力。比如一些隐性债务,地方政府是负有相应责任的;而在转型过程中,投融资平台也面临多方面压力,区县平台普遍缺乏优质资产,融资和产业转型难度也较大。

不过对地方政府而言,这也是在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而且,提出“出清”也不意味着今年就要完成,预计会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步推进。

需要明确的是,防范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在地方政府,毕竟融资平台成立和资金使用均由地方政府主导。因此未来几年,地方政府需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为防范风险,中央其实已经提供了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其中大部分通过转移支付下达给地方政府,同时增加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再融资债券额度。

此外,为更好地化解隐性债务,还应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减轻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经济观察报:地方政府“出清”融资平台,是否意味着中央对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在转变?

温来成:我认为不能仅从“出清”融资平台这一提法,就推断中央对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发生了转变。“出清”的核心原因在于,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体,若不解决融资平台问题,隐性债务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比如,在一些地区,过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但现在却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风险点。尽管融资平台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实则是政府控制的投融资建设工具,若不严加控制,可能会逐渐走向失控——即地方政府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控。

中央已明确提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因此,为防止系统性财政和金融风险发生,融资平台必须有力、有序、有效地“出清”。

(作者 杜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温来成: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杜涛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审计、环保、基建以及PPP等方向。线索请联系:dutao@eeo.com.cn。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4207.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3:28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3:28

相关推荐

  • AI时代,如何战胜职场“内卷”?

    AI(人工智能)在罢工,人类在“内卷” 几天前,我的一位朋友发来一则新闻:一位程序员使用Cursor程序进行AI辅助编程,生成了750多行代码后,Cursor突然“罢工”,并声明:“我不能再帮你写代码了,因为那会替你完成工作。你需要自己理清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和维护系统。” 有趣的是,这类AI“罢工”并非个案。从2023年底起,许多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

    2025年5月2日
    3000
  • 义乌商人五十日

    2024年下半年,当特朗普刚开始参加竞选时,好几位美国客户就提醒肖祥永要为中美关税战做好准备,因为在特朗普1.0时期,特朗普就非常重视加征关税政策。 为此,肖祥永准备了应急预案,但都没用上,因为125%的关税过于离谱,超出了想象。 一开始,肖祥永还焦虑过一段时间。他到处打听其他外贸商是怎么应对的,但到了四月底,他就稳了下来,通过种种迹象,他和他周围的企业朋友…

    2025年5月24日
    3100
  • 家的呼唤

    艺术动态 作为和新加坡 The Institutum 携手举办的展览,参展的四位分属 70 后与 90 后的创作者,凭借各自的艺术实践,对东南亚的身份认知、移民历程及文化记忆等理念展开深入探寻。​ 此次与新加坡 The Institutum 联合打造的展览,搭建起了一座聚焦东南亚文化议题的艺术桥梁。不同代际的艺术家汇聚一堂,70 后创作者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生…

    2025年7月26日
    1600
  • 政治局会议定调 政策如何“超常规”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

    2025年5月1日
    3200
  • 协鑫集成与天工LCA数据平台实现可信连通 本土碳数据体系建设再添标杆案例

    经观能源 6月11日,协鑫集成携手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数科),完成协鑫碳足迹数据-天工数据平台的可信连通仪式。协鑫集成首席运营官郑任、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齐剑川、蚂蚁数科智链数通部总经理李书博作为三方代表,共同见证了本次行业盛会。 资料显示,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清华大学牵头成立,旨在协同产、学、研…

    2025年6月11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