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天水市麦积区一私立幼儿园因违规使用不明添加剂,导致至少19名幼儿血铅异常,部分患儿血铅值飙升至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引发社会震惊。这些孩子被迫跨省赴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有的已住院接受排铅疗程,未来健康面临不可逆威胁。
据家长李女士透露,其子血铅值高达305μg/L,而同病房患儿最高达460μg/L(正常儿童血铅值应低于100μg/L)。医学研究证实,血铅异常会直接损伤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甚至引发贫血和肝肾功能损害。令人痛心的是,早在2024年秋季,已有孩子饭后频繁腹痛、头晕,却被家长误判为普通肠胃炎,仅用中药调理,错失干预时机。
涉事幼儿园的餐食问题成为焦点。患儿家长反映,孩子每日三餐及加餐均由园方提供,且园方在事发后突然失联,拒绝沟通。更令人愤慨的是,该园实控人竟在当地拥有4家连锁幼儿园,资本扩张背后埋藏的安全隐患浮出水面。
官方通报称已立案侦查负责人,却未公布添加剂的具体成分。家长提供的查封物品照片中,疑似含铅添加剂包装模糊不清,而园方餐食图片显示其日常提供糕点、粥品等易混入添加物的食品。专家指出,硼砂、溴酸钾等非法添加物常被用于提升食品卖相,但具有强毒性,可导致血铅飙升。
治疗过程同样艰难。西安市中心医院医生表示,患儿需通过输液排铅并补充微量元素,一个疗程持续十余天,若效果不佳需反复治疗。有家长血铅值仅25.3μg/L,孩子却超标11倍,证实污染源高度集中于幼儿园。
舆论质疑声浪高涨。官方通报近200字却回避核心问题——添加剂成分不明、检测报告未公开、涉事连锁园监管责任缺位。评论指出,儿童血铅异常属"慢性毒害",若添加剂含工业铅化合物,其危害堪比"投毒"。
此次事件暴露的食品安全漏洞令人心惊。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铅在儿童体内流动性极强,即便轻微超标也可能造成终身智力损伤。当资本驱动的学前教育将成本凌驾于健康之上,如何守住底线?全社会亟待一个答案。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人物,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