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陈碧/文 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一审刚刚宣判:判定两名网络大V言论构成名誉侵权,需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合理维权支出共计5.7万元。双方对判决均未上诉,判决已经生效。

从刘学州因网暴自杀到上述判决生效,时间已经过去1247天。2022年1月24日凌晨,刘学州在三亚海边服药自杀。他幼时被亲生父母抛弃,四岁时养父母意外死亡,随后他跟着养家外祖父母长大。后来他通过网络寻亲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却没有实现想象中的团圆。刘学州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遭到一些网友的恶意揣测和攻击,不堪压力最终轻生。

在上述诉讼中,原告认为两名博主捏造事实,虚构“刘学州要求亲生父母买房”等不实信息,导致刘学州遭到网络暴力并最终自杀。判决认为,两名被告的言论具有煽动性和持续性,直接推动了舆论的恶化,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如何承担侵权责任,则考虑到刘学州的自杀原因由众多不当言论集聚而成,并非只有涉案的视频和言论,但涉案的视频播放、转发、点赞较高,影响严重,据此酌定赔偿责任承担金额。

这正是本案意义重大的表现。以往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由于单条评论与悲剧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认定,导致无法归责。此次判决强调了网络暴力的“集聚效应”,哪怕单条评论力量有限,可海量的恶意言论就会形成毁灭性的后果。治理网暴不可能将所有参与者一网打尽,也不必一网打尽。正是因为面对“不特定多数的互联网用户”形成的“群体性暴力”,这种“集聚效应”的适用对所有潜在的网暴参与者都具有震慑力。这说明,任何一次不负责任的转发、任何一句发泄恶意的评论,都可能成为蝴蝶的翅膀。在掀起暴力巨浪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受害人日后追责的根据。

本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出生在本世纪的未成年人,可谓生在网络时代,长在社交媒体,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免于伤害。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防卫意识普遍较弱,在遭受人格权、名誉权的侵害之后,容易产生难以克服的心理压力,而且,他们的网络社交圈常与现实朋友圈重叠,一旦在网络上被攻击,负面评价会迅速传达到现实生活中,导致遭受暴力后产生的负面影响持续的时间更长。

根据2023年度《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超半数受访未成年人表示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网络暴力,近三成受访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暴力后会感到情绪低落、抑郁。就像本案的判决中提到的那样,“有的负面评论,对成年人来说或许可以接受,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尤其是对于自述遭受过拐卖、校园霸凌和养父母双亡的人来说,这类否定人格的人身攻击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使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足以构成对他的侮辱。”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提供了全面、立体的网络保护体系,《民法典》第四编规定了公民享有的人格权利;《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提供了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表明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在2023年,两高一部发布首部治理网暴的指导意见,治理网暴有了更加清晰的法律路径,其中第8条第1款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暴力行为,依法从重处罚。第9条规定,针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行为,受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这些保护规定都在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中得到了体现。

回到司法实践,我们发现大多数网暴受害者碍于维权成本会选择放弃,真正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人仍是少数。这也说明,未成年人网络暴力的法律治理,单从事后治理的角度不符合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在刘学州因网暴自杀后,还发生过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凌行为,甚至还有以未成年作为主体实施的网络暴力行为。这也说明网络世界让未成年人成为易受伤害的群体,也容易放大他们的“非理性行为”。

如果他们能更早学会什么是合理批评,什么是恶意攻击;如果他们被网暴时有人告诉他们,“被攻击不是你的错”;如果他们更有隐私意识,平台提供更多的“一键保护”……悲剧可能会更少发生。正因如此,我们应更注重行为的预防治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保护,包括网络素养教育、心理引导及隐私保护,这才是减少涉未成年网络暴力的关键。愿学州安息,愿悲剧不再发生。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观察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xkyhb.cn/10316.html

(0)
经济观察报的头像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2:29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2:30

相关推荐

  • 监管政策持续松绑 险资入市进程加快

    2023年以来,推动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出台频率略有加快,随着监管政策持续松绑,险资入市进程有望持续。综合考虑会计准则、政策引导、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板块整体对于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仍存,中长期资金有望成为板块估值修复的助推器。 本刊特约 方斐/文 纵观险资投资银行股脉络,历史上总共有2015年、2020年和2024年开始的…

    2025年6月27日
    1400
  • 中金公司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601995.SH,3908.HK)于近期正式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系统呈现公司在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治理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健全的ESG治理体系为核心,中金公司将ESG事项全面融入不同层级的履责过程,推动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质效进一步提升。2024年,中金公司在国际MSCI ESG…

    2025年5月1日
    1800
  • 商务部:一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商务部网站4月29日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一季度,知…

    2025年4月29日
    2700
  • 两部门: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

    政策速递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30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做好源荷匹配。并网型项目应按照“以荷定源”原则科学确定新能源电源类型和装机规模。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可采取整体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的模式;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不允许向公共电网反送。项目整体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

    2025年5月30日
    1200
  • 亿元传奇:王阳明真迹以1.09亿人民币高价成交

    艺术动态 《王阳明先生诗翰》手卷 据“雅昌”“古籍”等艺术类媒体报道,5月10日晚在日本大阪举办的“雅宝2025春拍”上,一卷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手书诗翰以21.8亿日元(约1.09亿元人民币,含佣金)成交。这一历史性的成交价格,一举创下了明代书法作品在公开拍卖场合的世界纪录。 王守仁,号阳明,宁波余姚人,获封“新建伯”,谥号“文成”。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对日本以及…

    2025年5月16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